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程天赐;王腾飞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自建、合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67.3万个,其中配备文化共享工程专用设备的有19.7万个,工程惠民服务已覆盖了全国65%的行政村。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快速发展。中央财政继2007年下拨6.23亿元建设资金后,2008年再次下拨7.3774亿元支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筹措资金,落实配套资金6.0356亿元。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已达15.6亿元,地方累计投入超过15.3亿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总量已达73.9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资源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农业专题片、文化专题片、农民文艺汇演、农民歌会节目等。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进一步加大了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翻译支持力度,在完成藏、蒙、维、朝四语种各100小时的译制工作后,又征集到20部藏语电影,同时增加了哈萨克族语言资源翻译。另外,工程还利用了国家图书馆2.62TB资源,为基层群众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国家中心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向各省传递资源,目前已开通至29个省份,全年累计传输资源9TB。国家中心还推出了文化共享工程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几年来,文化共享工程已经逐步形成了互联网、卫星、有线/数字电视、无线网、电子政务外网、光盘/移动硬盘等多种模式。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中心在第一时间组织整合了有关震后自救、灾区防疫、心理救援等灾区急需的资源,将140部抗震救灾资源光盘、50套专用设备送到赈灾点,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以及灾区民众的心理安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此外,2008年国家中心分别策划组织了“文化共享奥运行”“文化繁荣岁月如歌”等活动,带动全国各省级分中心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全国共计开展专项主题活动3427场次,服务群众390万人。文化共享工程在各地还结合重大节庆日,使文化共享工程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学校、走进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亿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