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需求带动农民积极性
来源:凤凰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凤凰网 网友评论

  我国政府已明确把以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作为农村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把农民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信息化工程也是围绕着农民的需要来展开的,充分体现了信息化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农村信息化应该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草根运动,在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农民在生产方面的需求对信息化建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细分农民需求

  在移动终端市场与业务创新论坛上,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肇庆分公司副总经理吴良表示,“要做好信息化服务首先要了解农民需求,同时把农民需求进行细分,这才是农村信息化最根本的基础。”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主要看重客户需求,同样,农村在建立信息化过程中了解农民需求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农民究竟有哪些需求?农民最关心的又是什么?

  中国农业部信息中心网站运行处处长张魁林向记者表示:“在农村市场调查中不难发现,农民最关心的是种养殖生产,因为生产环节对他们来说时间会比较长、风险会比较大;同时,农民还比较关注市场价格、供求动态等信息;此外,农民还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比如要怎样预防家畜发病、国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相应的补贴等等。”地处北京怀柔喇叭沟门乡西府村的村民彭光海告诉记者,“我们养殖木耳的技术很多都是通过12316热线和互联网得到的。”

  在以往生产过程中,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没有信息资源就谈不上信息化建设。2008年10月12日,在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农村信息化进程被提上议程。张魁林认为政府的重视非常重要,“国务院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由来已久,各个部门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相关政策的出台、建设工程的实施、咨询服务的开拓等。”

  调动农民积极性

  把农民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同时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中来。但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呢?张魁林对此表示,“目前,农业部建立的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是12316,这个热线能将农业咨询和农村投诉等信息综合起来,这对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毋庸置疑的。”农民彭光海在谈及自己拨打热线电话时兴奋地说道,“家里的猪瘦了很多,很让人着急,幸亏有了12316,经过专家咨询后才明白,猪是肚子里面有虫子,需要打针吃药,对症下药让我省了很多钱。”

  农民希望打听到更多的市场价格和行情预测,为此,农业专家要以接听农民电话作为第一手材料,综合农产品的国际与国内、期货与现货价格;综合粮食、油料、畜牧业等方面的企业动态;综合国家金融、经济政策等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后方能给农民提出建议。12316热线专家组组长梁琦在谈及服务热线时指出了农村热线开通的重要性,“农民进入市场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但却没有穿救生衣,风险随时存在。只要有好的服务政策,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

  其中,12316提供的政策咨询主要包括税费政策、劳务输出、计划生育、土地政策、医疗卫生、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等。对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而言,农民需要了解自筹资金多少才算合理,各项补贴究竟有哪些,有没有被截流等。

  农业专家张伟光向记者介绍说,“过去农民了解政策法规主要是通过媒体、宣传材料等,都是泛泛而谈的,比较宏观,没有具体到各个案例。自 12316热线开通后,农民与专家进行了点对点的交流沟通,化解了很多矛盾,给农民日后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有了效益,农民的参与度也自然提高了。 ”

  2008年,12316热线又忙碌了一年,全国共有20个省份开通了此热线,农民咨询电话超过220万个,平均每天6000个以上。热线的开通受到各地农民的好评,这既是出于专家的信任与依赖,也是农民紧随时代步伐、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体现。

  对此,张魁林满怀信心地对记者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我们的目标就是把12316发展到能像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那样家喻户晓,切切实实地为广大农民朋友带来利益和效果,让他们的自身素质在使用咨询电话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寻求创新之路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工程和项目的建设,特别是要走创新之路,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从主观性上实现突破,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让许多农民深深体会到了互联网的魅力。2009年1月6日,中国网民文化节启动典礼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网民代表,他就是浙江省三门县六敖镇繁荣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丁可飞。

  2006年3月,三门县被浙江省委正式列为远程教育试点县,全县511个行政村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并接上了宽带、建立了远程教育点。2007 年3月,三门县开设了全国首个农民博客网站“新农民博客村”,从而引发了众多的农村种植大户和个体工商户登陆该网站开博,利用互联网寻找商机、推销产品等。作为远程教育试点的管理员,丁可飞第一个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可飞馒头,至此一博成名。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三门县掀起了学习远程教育、学习互联网技术的热潮。

  IT评论家林龙认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它能主动唤醒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农业部相关人士也对此表示:“如果农民能够持之以恒地维护自己的博客,不断地充实内容,相信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计算机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更大的帮助和支持。”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案例中,云南的数字乡村也着实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记者在登陆云南新农村建设信息网站时,看到了数字乡村工程试点所在地—华宁县华溪镇西沙井村的大量文字、图片及视频,全面展示了当地的村容村貌,如农房、校舍、卫生室、主导产业等。同时,西沙井村村民对农村政策、扶贫资金、合作医疗报销等的意见和建议也在该网站上一目了然。

  对此,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表示,“数字乡村工程是云南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帮助决策层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的情况,并作为制定政策和进行若干决策的重要依据。计划到2010年,云南省所有乡镇将普遍建立信息服务站,实现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