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09年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首都之窗 更新时间:2012-04-14

 
京信发〔2009〕1号

关于印发2009年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委,各区、县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各总公司,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

  2009年是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之年,也是奥运后信息化建设承前启后巩固发展之年,信息化工作要围绕2009年全市中心工作,按照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效、改革创新,强调融合、整合、渗透,努力在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方面实现取得新突破,努力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增强城市竞争力方面取得新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现将2009年信息化工作要点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进经济和产业信息化,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推动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深化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培育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移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和数字电视五大产业链,全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建设数字电视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制定《关于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扩大规模,着力推动数字金融、数字商务、数字医疗、远程教育、数字创意、数字媒体和出版、信息安全服务、高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形成规模和比较优势。筹办北京信息服务业交易大会,推动一批企业,塑造北京信息服务品质和品牌。

  (二)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按照国际化总部经济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定位,制定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总体规划。继续推进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大力支持3G、IPTV、移动多媒体广播、数字电视等领域的企业加强投入、升级设施、创新服务、加快发展。在亦庄、顺义、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完成800兆无线政务网四期工作,完成有线政务网络升级改造,满足城市管理重大需求。强化与国家信息化重大专项的对接,积极争取我市成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争取国家重大信息化项目落户北京。深化信息化对自主创新的带动作用,落实国家首购、订购和软件正版化政策,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中自主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比例。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支持10个以上行业协会推进行业信息化,带动1万家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大力推动信息消费,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各类在线服务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支持特色街区、老字号等传统服务业利用网络改进服务,支持农业和制造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服务,优化用卡和电子支付环境,推广各类便民缴费系统,加强信息消费监管,确保信息消费便民和安全。

  (三)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创业和就业。开展“网上创业”培训活动,组织C2C、B2C等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社会机构,重点对下岗人员、残疾人、农民等就业困难人群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和指导,提高信息能力,协助就业困难人群利用电子商务途径实现创业和再就业。加强统筹协调,组织相关行业和企业探索利用信息化新技术,进行在家办公、网络办公等试点。加强宣传,积极引导,鼓励市民充分利用信息化机遇,摸索新的就业和创业模式。

  (四)不断深化经济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端产业功能聚集区发展。制定信息化促进六大高端产业功能聚集区发展的措施,在亦庄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试点。促进金融信息服务各种平台、总部经济信息服务各种平台、服务外包各个平台建设,建立国际信息服务业基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继续促进密云呼叫中心和信息安全灾备基地建设和发展,促进有条件的区县和地区,建立信息服务专业园。加强传统产业领域企业信息化工作,推广在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应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改革,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五)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提高政府办事在线办理能力,能够“一站式”办理的基本实现“一站式”办理,进一步做好政务网站的信息公开体系化、网站导航场景化。进一步提升政务网站的文化内涵。建立统一的公众地理空间信息图层,建立多渠道服务查询和导航系统。积极推进移动政务服务。发行社会保障卡(市民卡),基本实现就医实时报销。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就医实时报销。

  (六)推进民生公共服务多样化。完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信息化服务,加快健康、住房、老年人、旅游等公众急需的综合性信息服务项目开发,新增200项民生相关网上信息服务。加快煤、水、电、气、公交、公共事业信息服务的整合和推广。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通用网络身份鉴别服务模式,为今后实行网络身份证机制奠定实践基础。

  (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终身学习服务。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系统,加强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程,初步建成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网上体育竞赛等公益性信息服务。

  三、统筹区域和农村信息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八)统筹四大城市功能区信息化规划,协调推进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各区县根据不同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进一步修订信息化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提高竞争力方面的规划。做好新城的3G和数字电视等基础设施规划。组织电信运营商和城市各功能区推进三网融合,普及低成本、广覆盖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完善绿隔地区城乡结合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发展规划,启动北坞村等一批城乡结合部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通讯、广播电视系统升级。搭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地规范流转。

  (九)推进电脑下乡、信息下乡、网络下乡,促进信息服务在农村落地。制定和完善电脑进农户激励政策,推进工业品和高科技下乡活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进村入户”建设,实现行政村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加快推进互联网入户,制定并实施互联网入户激励政策,互联网提供商给予一定优惠,政府给予一定补贴。面向基层乡镇和农村,组织电脑经销商、信息服务企业、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信息员和信息化带头人的培训,促进信息服务在农村落地。结合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由区县信息化主管部门协调推动数字家园、党员远程教育教室、爱农驿站、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施等服务渠道整合,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大篷车、培训教室、综合信息服务站点的应用,整合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事气象、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等涉农信息资源,促进信息资源进村入户。

  (十)信息化促进都市型农业、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优化新农村产业布局,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大力建设农业电子商务系统,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供销、乡村旅游等农村电子商务应用。用信息化促进农村零售连锁便民店、农业生产资料连锁超市、郊区“一乡一集市”信息联动,提高销售的效率和效果。积极推动“工业品下乡”中电子产品服务业下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

  四、深化城市管理重点领域信息化,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十一)提高城市交通和市容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整合升级城市环境管理相关应用系统,推进城市环境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及应用。深化地下管线、网格化城市管理等系统应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城市运行、市政、环境、水务、气象等系统应用绩效,在增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方面取得新进展。

  (十二)提高政府调控和经济监管信息化水平。整合升级金融、财政、经济运行、价格、信用等信息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能力。整合升级企业管理、市场监管、劳动力服务等方面信息系统,增强就业形势监控和预警能力。深化行政审批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行政审批结果信息共享和服务领导决策,支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和高效决策。完成在京重大投资项目的调查,建立在京重大投资项目数据库和综合服务平台,加强重大投资项目信息共享和统计分析,支撑在京重大项目落地和经济运行监控决策,保障经济发展。深化电子监察应用和推广。

  五、加强信息化保障,服务于首都安全稳定

  (十三)信息化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深化应急联动应用,加强图像信息系统、城市运行监测信息系统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行业和属地为监管主体,加快完善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升级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质量监督、城管执法、社会治安等信息系统,增强城市安全综合监管能力。结合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式,深化房屋、土地、流动人口等重点领域业务系统应用,初步实现“以图管地、以房管人”。完善网上政民互动渠道,将向公民反馈机制落到实处,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广纳民智。规范整合全市信访信息系统资源,推动建立“大信访”格局。

  (十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总结奥运城市运行信息化保障经验,加快转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成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统筹规划管理。政务网络进行评估和升级。加强无线电管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工作,做好全市“大信息安全”综合协调,建立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做到主动发现、预防为主。加快网络信任体系规划和建设。完善政务重要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及问题整改机制。深入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成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政务信息系统容灾备份的规则和标准,加快市政务信息安全容灾备份中心建设。开展政务部门统一互联网出口试点。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工作,整治网上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网上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做好两会、建国60周年期间通信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六、加强统筹,促进信息化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五)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统筹和协调。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市、区(县)、部门、行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主管机构的职能。在条件成熟的区县和委办局,结合重大项目,探索和试点信息主管制度和信息主管联席会议制度。制定2009-2012年数字北京行动纲要。健全信息产业和经济信息化的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开展信息化表彰工作。加强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做好换届工作,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试行首席专家制度。

  (十六)创新市民参与信息化决策和监督的机制。贯彻落实“以市民为中心”的理念,在信息化决策和监督环节引入公众参与。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关心信息化的市民,组成网上公共服务推进市民委员会。探索开展以市民为主体的第三方服务测评。

  (十七)完善电子政务推进方式。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完成部门电子政务规划,推动跨部门和跨领域协同应用。开展软硬件信息资产清理工作。深化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和管理,节约政府资金。出台和贯彻电子政务运维管理相关规范,提高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绩效。

  (十八)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构建信息资源采集、共享、使用、考核全过程统筹管理机制,完善共享交换平台,推进资源目录建设,推进企业网上单点登录、城管和文化执法等重点领域信息共享取得突破,深化网上信息公开,完善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规则,探索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

  (十九)深入实施提高全民信息能力行动纲要。继续开展农村和社区居民、公务员、企业骨干、专业技术队伍等人群信息化知识普及和相关培训,开展培训备案制和网上培训。继续完善提高全民信息能力公务员培训平台建设,丰富和完善课件开发。引导信息化领域大学生下基层、下农村就业和服务。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市民信息能力提高工作。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求,开展全市信息化人才结构战略性研究以及信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人才研究。

  (二十)加强信息化法规和标准建设。依据《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规范和完善部门联动、信息公开、市民参与、管理职能等领域的各项制度。推进信息安全、无线电管理、个人信用等地方性法规修订、制定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化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信息化标准统筹机制,加快制定各领域、行业信息化标准,完善标准监督检查机制。

  各单位要根据2009年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分工协作,狠抓落实。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