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服务型经济”启动电子新内核
来源:中国江苏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现代服务业“现代”在哪?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或大或小的问号。

  其实,只要留意身边,很多人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一些餐馆酒店点菜时,不少服务员已经不必到厨房下单,而是在掌上电脑上完成,并能及时掌握菜品的供应情况,如果缺货则可以马上请顾客另点新菜。

  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服务业进行集成管理,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餐饮业是传统服务业,但这个案例给人们揭示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之所以能称之为“现代”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现代服务业之“核”

  更具有代表性的是现代物流业。从运输业到第三方物流,乃至到现在在国内刚刚兴起但在国外已经相当普及的第四方物流,货物运输正是通过信息化进行物流方案设计并实现效果最佳、成本最少的物流管理。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这就是“传统”和“现代”的区别所在。

  如果说“第三方物流”仅靠观念的转变就可依靠强大的车队、车皮和船只做起来,那么,旨在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第四方物流”则是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它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中去,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平台,给出一个最适合企业需要的个性化物流方案。

  可见,信息化与现代服务业密不可分:以IT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依托,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之核”,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充实这个核。

  前不久的全国两会期间,东方航空公司董事长对阿里巴巴表示出浓厚兴趣,阿里巴巴胜在何处?答案并不玄妙:马云正是通过信息技术对网络零售这个当时不被看好但前景巨大的市场,进行了可供大规模操作的深度专业化整合,从而开拓了这一现代服务业业态的疆界。在这里,信息的威力得到了最佳的注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电子服务首当其冲。

  从电子商务到电子服务

  作为国内首个开展相关研究的机构,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主任陈德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电子医疗、数字教育、现代物流等等,都是基于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它们所涉及的技术都是一样的,而把上述概念统一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电子服务。

  “基于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网络环境来更好地为国民服务,这个就是电子服务本身的基本理念。”陈教授说。

  在国外,最早开始涉足电子服务的是IBM公司,2004年,公司推出了服务科学、服务工程、服务管理三方面的研究,英文简称“SSME”。

  “其实,前期电子商务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电子服务里面来。”陈教授告诉记者。

  而目前,浙江大学电子服务中心的研究重点有几个。一个是围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这块,还有就是教育、医疗、金融领域的应用。比如,怎么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当一个残疾人从A地到B地,他只要用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知道该怎么走。还有计划生育。孩子是否健康是每个父母关心的话题,而通过网站这样一个平台,建立一份从母亲怀孕直至孩子成长到16或18岁的档案,无疑会给父母了解这方面信息提供更为方便的服务。

  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有经济学者认为,在经济危机影响日益扩大的当下,发展现代电子服务业也是引领社会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飙升到2.9亿,网民向普通人渗透的比例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如此众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出的生活服务需求,必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而挖掘这一市场,只能通过电子服务的手段。

  目前,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相比,我国服务业仍存在许多差距。据统计,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9%左右,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5%的水平。这也意味着,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开发空间仍然很大。

  2008年末,阿里巴巴集团向旗下生活服务网站雅虎口碑注资3亿元,用以推动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化,这笔资金分别用于打造三大生活服务圈——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

  如今,由浙江大学电子服务研究中心、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等单位开发的钱塘中间件平台软件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平台软件,也正为电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数字媒体服务、数字教育服务、数字医疗服务、数字社区服务、数字旅游服务、电子金融服务等八大应用领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期能够推动浙江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