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2008年度海关系统各直属海关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本年报由主要工作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处理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信息公开费用收支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八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8年5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电子版可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www.customs.gov.cn)下载。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海关总署办公厅政务公开处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号海关总署办公大楼东配楼,邮编:100730,电话:65195744,电子邮箱:gwgk@customs.gov.cn)。
一、主要工作概述
2008年以来,海关总署按照《条例》要求,将海关信息公开作为保障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提高海关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和谐海关建设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功能,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积极推进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海关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调整和充实全国海关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海关系统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总署机关信息公开日常事务;各直属海关单位也成立领导小组,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信息公开作业程序
制定《海关总署信息公开工作规程》、《海关总署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规程》等多项工作制度,形成海关信息公开制度主体框架。研究制定《2008—2010年海关政务公开工作指导方案》,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海关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的目标任务。
(三)完善网上服务功能,实施统一咨询接待
组织开发“中国海关网上服务大厅”项目,总署和41个直属海关及部分隶属海关的网上服务大厅相互链接指引,实现了3级连通。编制《海关总署信息公开指南》和《海关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并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开设“政务公开”专栏对外公布。海关英文网站建设有所发展,翻译了10部重点规章,内容逐步丰富。开展网上政策解读,拓宽解读范围,满足管理相对人需求。开设“行政复议”栏目,加强对行政复议和其他权利救济渠道的宣传,公布海关总署接受复议申请的邮寄地址、传真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方便申请人提起复议。开发海关商品归类、化验查询系统,近1500项世界海关组织及我国海关商品归类决定、海关化验情况及结果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上公布。设立“海关总署政务公开咨询室”,统一接待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海关信息公开的咨询及申请。
(四)加强宣传培训,夯实信息公开基础工作
分层级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各级海关单位举办(或参加)培训班150期次,参加培训人数4535人。增强海关执法依据透明度,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编印出版了《海关法规汇编》。开展法制宣传,统一印制系列手册(包括部分中英文对照的规章手册)向社会公众免费发放,海关总署向社会发布《2008年中国海关保护知识产权状况白皮书》(中英文版)。组织开展海关信息公开理论研究及工作调研,总结基层海关典型经验和做法,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
(五)加强社会监督,完善考评制度
重视信息公开监督和考核机制建设,结合行风建设测评对海关信息公开工作实施考评。经海关总署委托中国报关协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海关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评价为满意及基本满意的达97.3%。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对照《条例》对海关信息进行梳理和编目,截至2008年年底,各级海关单位累计主动公开信息98716条,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45820条。
1.工作发展规划、总结和调查
公开《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总结、年度工作计划等。各级海关单位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截至2008年年底,通过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及各直属海关子网站开展各类调查861次;开展在线访谈和网上直播45次。
2.重要规章草案
公开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的重要规章草案,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包括《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海关化验管理办法》、《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等,通过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3.重要规章政策解读
对重要规章进行配套解读,包括《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等,同时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在执行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适时推出有关解读说明,如对申请复议最佳时机的解读等。截至2008年年底,共发布各类政策解读信息20条。
4.海关统计信息
做好海关统计数据及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编制并发布海关统计快讯、海关主要统计数据、进出口监测预警信息、海关统计月报(中英文版)以及海关统计年鉴(中英文版)。其中海关统计快讯、海关主要统计数据、进出口监测预警信息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上公开;海关统计月报和海关统计年鉴以印刷刊物形式向社会公开发行。截至2008年年底,共对外公布各类统计信息700余条。
5.报关员考试及海关学院招生
实行报关员考试网上信息化管理,及时公开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共发布各类考试公告、动态等信息34条次,受理网上报名及核查考试结果50多万人次。公开海关学院招生信息,按招生工作“六公开”(公开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要求,及时通过海关学院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发布及管理平台发布招生章程等信息,切实维护考生及家长的知情权。在学生就业环节,制定年度就业工作宣传提纲,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学生公开。
6.政府采购和拍卖
规范政府采购和罚没物资拍卖程序,通过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公开各类政府采购信息278条,公开各类拍卖信息735条。
(二)公开形式
1.互联网
通过中国海关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子栏目可查阅海关总署信息公开规定、指南及主动公开目录,并可以通过“申请公开”栏目下载、打印《海关信息公开申请表》,提出海关信息公开申请。网站提供主动公开目录分类列表,方便社会公众查阅有关信息。
2008年,通过中国海关门户网站及各直属海关子网站查阅信息达3.8亿人次。
2.海关总署文告
通过《海关总署文告》公开海关总署规章12条、海关总署公告104条。《海关总署文告》每月出版,电子光盘版通过《中国海关》杂志向社会公开发行,2008年共出版12期,发行量达66万份。
3.新闻发布会
各级海关单位围绕社会发展与海关改革建设等社会关注的话题,共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17场次。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级海关单位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37件,其中海关总署收到8件,各直属海关收到29件;当面申请15件,占40.6%;信函形式申请6件,占16.2%;传真形式申请10件,占27.0%;电子邮件形式申请6件,占16.2%。
(二)申请处理情况
收到的信息公开申请均已作出答复,其中“同意公开”的为20件,占54.1%;“同意部分公开”的为1件,占2.7%;“不予公开”的为3件,占8.1%;“免于公开”的为1件,占2.7%;“答复转其他途径办理”的12件,占32.4%。
四、咨询处理情况
各级海关单位共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出的各类咨询122.2万人次,其中现场咨询44.7万人次,电话咨询74.9万人次,网上咨询2.6万人次。接受咨询量列前五位的直属海关单位分别是:上海海关、广州海关、成都海关、青岛海关和拱北海关。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截至2008年年底,海关系统未发生有关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申诉。
六、信息公开费用收支情况
2008年,各级海关单位用于信息公开工作增设设备、印制宣传手册、推进网站建设和更新等费用共计1242.4万元。目前,海关对依申请公开信息未收取相关检索、复制及邮寄费用。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08年,海关总署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从公开效果看,主动公开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一)进一步做好海关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规范主动公开信息内容,重点推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海关信息公开;统一海关信息目录分类标准,规范公文类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丰富形式,探索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做好依申请公开,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指导各直属海关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手段运用
规范海关信息分类及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社会公众查询海关信息;按照《条例》要求,以满足海关管理相对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优化网站栏目设置,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中国海关网上服务大厅”各项功能,逐步扩大各类网上办事服务项目。
(三)进一步做好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
继续加强海关系统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海关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加强分类指导,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考核手段,建立健全符合现场操作实际的海关政务公开分类考评指标体系;加强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建设,培育海关信息公开示范点,抓好信息公开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
八、附表
(一)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
单位 |
数量 |
主动公开信息总数 |
条 |
98716 |
本年度新增主动公开信息数 |
条 |
45820 |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
单位 |
数量 |
收到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
件 |
37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15 |
2.信函申请数 |
件 |
6 |
3.传真申请数 |
件 |
10 |
4.电子邮件申请数 |
件 |
6 |
5.其它形式申请数 |
件 |
0 |
信息公开申请答复总数 |
件 |
37 |
1.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20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1 |
3.不予公开答复数 |
件 |
3 |
4.免于公开答复数 |
件 |
1 |
5.答复转其他途径办理 |
件 |
12 |
(三)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
单位 |
数量(万) |
现场咨询数 |
人次 |
44.7 |
电话咨询数 |
人次 |
74.9 |
网站互动咨询 |
人次 |
2.6 |
(四)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标 |
单位 |
数量 |
行政复议数 |
件 |
0 |
行政诉讼数 |
件 |
0 |
对本单位信息公开不满意投诉数 |
件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