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催生金融改革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审计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现代金融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架构、运作方式和业务开拓等方面,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特征日益显现,以自身实现信息化推动整个业态的不断推陈出新,已是势不可挡。信息化对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经营与管理的作用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以信息化催生金融改革,显得刻不容缓!

  以信息技术催生金融业务流程的再造。IBM信贷公司通过再造流程,使贷款周期从半个月左右缩短为仅4个小时,业务量由此而增加了100倍!有资料表明,诸如此类业务流程再造被国外金融企业应用成功的案例很多,而信息技术的驱动则是业务流程再造的最重要动因之一。为此,中国金融业必须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重点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再规划与设计,继而对整体业务、管理流程、组织架构重新进行通盘考虑加以有效整合,“先合理化,再自动化”,不断提高信息决策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促使整个系统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全面改善,营造一个以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金融企业环境。

  以信息技术催生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当前,信息系统的服务业已涵盖了金融业所有核心业务流程,已成为金融业服务方式创新的源泉因素,而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的推行,往往是金融市场行为同信息技术相互耦合的结果。与此同时,随着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金融同业竞争的白热化,我国金融业过去的服务种类、服务方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努力向客户提供定向的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开放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代化营运体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以信息技术催生金融业务新品。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并由此实现了产品的不断创新,科技产品与金融产品的边界日益模糊。

  以银行业为例,应以现有的网络技术为基础,根据客户需要,运用市场专业型、特殊产品专业型等策略,重点开发企业销售服务网络、法人资金清算系统,大力拓展集团性、系统性客户以及公用事业类、司法行政管理类、电信类、保险类等各种代收代付业务以及其他代客理财、信息咨询等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种类。对市场急需、而自身因能力受限而又无法开发的金融产品,可采用面向社会招标的办法,委托给有关公司和个人加以解决。

  以信息技术催生金融管理方式的更新。我国金融业原有的管理架构和流程,大多是按手工或者部分计算机处理的模式建立的。这已明显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新设计管理架构,使其具备健全的神经系统,各末端的信息能实时传送到营运总部,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快速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一方面,经营层要体现跨时间、跨地点、跨方式的“整体性”和“流水线”作业效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各种操作指令和作业要求,实现经营控制程序化的硬约束;另一方面,管理决策层要积极开发和利用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战略发展、业务经营、计划实施、风险监控等决策活动井井有条,使各项管理工作由事后反映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

  以信息技术催生高科技的“防火墙”。科技要促进金融改革,同时也要保障金融稳定和安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金融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同时,逐步构建包含组织管理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技术防范体系在内的计算机安全保障体系,全面防范信息技术引入的金融风险,有效防范“黑客”非法侵入以及计算机病毒,确保资金和信息安全。

  以改革为动力,催生金融科技体制的加速更新。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科技改革的融合步伐,要提升科技部门的地位与层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一套人才的培育、选拔和激励等机制,打造人才高地,要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信息系统已成为金融产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和业务操作的基本方式。因此,笔者呼吁,金融改革方案的论证、制定与完善必须广泛吸收科技部门和科技人才的意见,建议在必要的情况下,召开一定规模的听证会,以确保整个改革的方案具有足够高科技含量、浓郁的信息化气息和前瞻性的眼光,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