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来源:传媒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一)近十年来报业的发展,大概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9到1993年这一段。在这之前,大家都学新闻的。虽然我是主管技术的当时印刷厂的厂长,但是我从事的都是铅作业的东西,比如铅排,检铅字,铸铅字,印刷是铅版。到了外地传输,是传真到外地去之后,又翻成铅字,再印刷,整个的过程全是铅作业。1988年以前,所有的成果都是实验室的,没有一家报社在用。实际上748正式成果的运用,是世界计算机水平发展的一种进步,特别是微机16位机出现以后,汉字信息系统的形成,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什么要描述呢?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跟报业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也开辟了中国报业第一个里程碑。王选获得了国家级的科学进步奖、发明奖,我想也是应该的。

  第二阶段,1993年在照排普及的情况下,编辑部的改造问题就出现了。以编辑部为核心的核心业务,开始出现了一些领悟,用计算机(当时很简单的一些微机),把稿件变成文件,最普通的文件,形成了一个采编流程的关系。应该说从技术来讲,中国报业的新闻采编,已经进入了第五代的范围,就是采编系统的软件结构,已经进入到第五代。比如说数据库系统,当时以稿件为核心,现在应该说我们的采编系统以版面为核心。

  第三阶段就是1995年以后,是中国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报纸越来越多,由邮发改成自办发行,广告大幅增长。实际上第三阶段是跟当时报业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就是逐渐理清了以效率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是报业技术发展的第三阶段,一直到现在,应该说经营管理系统还是纵深发展。

  第四阶段是1996年以后,形成高峰应该是1999年,那就是说IP技术越来越发展。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媒体报业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

  我想这四个阶段,大致描述了我们近十几年来的报业,叫技术发展也好,叫信息化技术发展也好,是这样一个大概的过程。

  (二)从2005年开始,报纸出现了一些转变。比如广告收入的下滑,发行量也一如所强,这是中国报业的从业里程。

  从世界报业来看的话,大家会更清楚,特别是互联网,一些新媒体出现之后。美国明显出现了传统纸质报业收入大量的下滑的现象。那么,中国报业会不会有些变化?会不会有些新的出版形态出现?中国报业和国外的报纸发展,有没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目前来讲,中国报业面临的形势,大家也都清楚,有的在观望。总的趋势大家都理解,若干年以后,传统报纸的纸质报纸肯定没有。中国报业广告的下滑,仅仅是报纸的广告下滑?还是整体出现了一些激荡等等,这些问题,很多专家都在议论,我想今天就不多讲。

  我想从现在的技术发展整体上来讲,有三个重要的技术,大家一定要分清。比如说,新的互联网宽带技术,带宽、IP、容量大家都清楚,非常大,是不可想象的。新一代的现代互联网,现在应该只是刚刚开始。第二,我们的电话,传统的通信网络,移动、3G,越来越发达。第三,数字电视光纤到户,也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