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
来源:青海新闻网 更新时间:2009-07-24

强卫书记和宋秀岩省长关心青海农村信息化工作
 


    近期,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和宋秀岩省长在深入调研“三农”工作时,先后3次视察了中国电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
    4月1日,强卫书记继2008年11月25日视察化隆县群科镇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站后又到乐都县兴农公司中国电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通过视频与洪水镇河西村的一位农民进行了视频对话,详细询问了农村信息化的推广使用情况以及视频网络在农产品种植销售中所起到的作用等问题。2月17日,在乐都县中国电信农村信息服务站,宋秀岩省长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农民通过网络视频向省农业厅专家咨询樱桃种植技术的实景,并向站点管理人员了解信息站点的功能、作用及运行成本等。宋秀岩省长在讲话中指出,农村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要,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要积极探索,统筹规划,整合各种农业信息服务资源,摸索农村信息站建设管理的好办法、好措施,想方设法把农村综合信息站建设向基层农村延伸,让老百姓真正通过这个渠道得到实惠,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进一步坚定了青海电信加快青海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我省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青海电信一直主动链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部署,在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建成和运营了四大涉农信息化平台。一是与省农牧厅联合建设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切实解决农民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目前12316“三农”服务热线已成为农民与专家、农民与市场、农民与政府直接沟通的桥梁。二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建设了“信息田园”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多种接入方式、多种服务渠道、多种信息综合汇聚的信息化服务。该平台整合了能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实用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三农”急需的信息应用,包括政策法规、农贸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行情分析、用工信息、农博士等,该平台将电话听网、信息咨询、专家热线、短信、主动外呼、个性化信息服务、电话语音广告、三农专题广播等等业务有机的结合,通过人工和自动语音、短信群发等多种服务方式,为广大农业、农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我省海东地区,该平台成为当地唯一的涉农信息服务平台,能实现从互联网门户网站和16812316、12316电话语音信息平台等多个渠道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各类信息查询、农资打假、种子、化肥信息和农产品网上订单服务。截止目前,该网站发布信息3万条,有效地指导了海东地区蔬菜、土豆、油菜籽等的生产。为加强信息平台功能,中国电信青海公司还在该平台引入了一套农药产品查询专用软件,使海东成为目前全省唯一一个可用软件对市场上销售的农药进行药效、真假鉴别的地区。通过该软件的查询使用,能够帮助农民选择正确的用药,保护农民的利益,减少生产风险。三是大力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截止目前,青海电信已在全省建成120个乡(村)信息服务站。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站正在成为农民上网的电子阅览室、农业信息的集散地和农民实用网络的培训基地。四是建设了16812316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声讯平台。该平台依托原中国电信168平台以自动语音和人工座席两种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海东地区农业局和畜牧局还抽调农业技术过硬、群众基础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组成农业专家团队,利用16812316电话语音信息平台的专家服务热线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各类农业技术、政策法规、农资打假等咨询服务。四是依托全集团资源,建设了电话收音机信息平台。设置了涉农科技信息点播内容和面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文艺、曲艺等节目,通过1180971接入码,就可随时随地获得相关的信息内容和娱乐资源。

    为有效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国电信青海公司总经理秦学寿表示,青海电信近期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的建设,通过拓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不断延伸站点应用功能,汇聚各类涉农政府信息资源,实施信息助农,促进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周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