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都博客”引领政民网络互动新潮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9-07-24

  “‘愚者’的跟帖所提建议很好,为了厉行节约,明年元旦、春节宿迁干部都不要给我寄贺卡了,倡议来一个‘明年春节不收贺卡,要收就收电邮和信息’,特告示大家。”这样一段幽默、平实的语言是市委书记张新实对名为“愚者”的网民的回帖。

  12月24日,张新实在宿迁市人民政府网站网上宿迁的“政务之声”栏目发表了博文《平安夜之想》,畅谈宿迁建市以来的发展和变化。“愚者”在文章后跟帖:“书记,提个小建议:每年元旦新年,宿迁大小机关都有互寄贺卡的现象,一般都是领导之间为多。我觉得很浪费,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回帖,一位普通的网民就这样通过网络和市委书记进行了亲密交流。

  “政务之声”和“新闻发言人”、“大学生村官”、“市民博客”都是网上宿迁“绿都博客”栏目的子栏目,共同被简称为“四博”。现在,不同的人群通过在“四博”上发表博文、跟帖回帖,实现有效互动,创新了政府服务方式,使得宿迁干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为便捷、通畅、平等、公开,在干部之间、干群之间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开辟了政民之间通过网络加强民主交流的新天地。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信息化建设》(2008年第7期)和新华社《高管信息》(2008年第44期)对宿迁的“四博互动”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信息化建设》称:“‘绿都博客’演绎政民互动新时代。”《高管信息》认为,开通“绿都博客”,这是宿迁在全国率先利用博客这种网络手段促进政务工作的创新之举。

  市委书记带头开博

  2006年10月,市委书记张新实首次在网上宿迁发表博文《关于宿迁人的行为举止细节问题》。这篇文章在本市迅速引起广泛共鸣,很多市民和干部纷纷在网上跟帖讨论,随后,又被全国各大网站和许多报刊转载,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张新实认为,政府官员开通博客,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个人看法表达出来,争取理解与支持,可以拓宽干群沟通渠道,拓展民主执政新途径,接受公众监督,营造更为和谐的社会环境。

  2006年11月,网上宿迁推出了全国首个政府官方博客栏目―――“政务之声”。在张新实的积极倡导下,全市300多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相继在网上宿迁“政务之声”栏目开通了博客,目前已累计发表各类文章3600多篇,访问量近400万人次。

  2007年,由省委统一派遣的300多名大学生来到宿迁农村担任村官,他们共同在网上宿迁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专栏“大学生村官”。接着,全市30多个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也自发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形成“新闻发言人”栏目。为了进一步增强与民沟通,活跃政府网站气氛,2008年1月,网上宿迁又专门开设“市民博客”栏目,很多市民自发注册开通博客。

  因为宿迁被誉为“绿海之都”,四个博客栏目又共同构成了网上宿迁的一个特色板块,起名为“绿都博客”。这样,社会各个阶层的干群都有了发表言论的舞台,同时,只要注册,就可以随便到别的栏目博文下跟帖发表意见,自然形成了并存互动的局面。

  作为“绿都博客”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张新实亲自带头,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休息时间抽空撰写博客。截至昨日,张新实已经撰写博客550篇,点击量达679417人次。

  目前,网上宿迁每天均有数十条最新博文滚动更新,提高了政府网站的人气,吸引了百姓市民的关注,创新了政府网站的应用功能,探索出了一种加强网络舆论宣传的新形式。

  网上公布干部业绩

  12月18日,市政府办副主任、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学军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率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2007年-2008年述职述廉报告》。接着,全市所有副处级以上干部先后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述职述廉报告》,不仅坦陈近自己两年的工作实绩,还列出了自己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网民可以在博文后自由跟帖,对每一位干部作出评议。

  杨学军说:“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做事,在报告中弄虚作假,网上公布后很容易被揭穿。这就要求每一位被考核者必须胸怀坦荡,说真话,做实事。”

  领导干部集体在网上公布廉政勤政情况,这是宿迁干部通过博客使自己的工作更为公开、透明的一个集中体现。现在,很多领导干部已经养成了经常写博客的良好习惯,他们在博文中将自己所做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向广大群众讲清楚,争取更多干群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很多干部还用诗歌、散文等形式借助博客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坦露心扉,让自己和群众贴得更紧。

  泗阳县爱园镇中心小学教师石锦只要有时间上网就去浏览“政务之声”。他说:“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市领导的工作感言,可以感受到市委、市政府为宿迁发展的殚精竭虑之心……有问题可以反映,有看法可以和书记、市长们平等交流,有‘不满’可以一泄为快。政务之声,拉近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

  最近,张新实接连发表了两篇博文《宿迁煎饼》和《莫忘记自己的根》,抒发了自己对宿迁的深厚感情,倡导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园。文章发表后,众多网民纷纷跟帖表示赞同,国内很多网络和报刊也纷纷转载,在宿迁掀起了一股爱我家乡、建我宿迁的热潮。

  “绿都博客”促进了政务公开,更好地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树立了开明、开放的政府形象。

  市地税局工作人员张行说:“目前领导干部的博客文章越来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让人感觉可亲、可近。通过博客也可以了解到领导干部的另一面。”

  群众呼声及时回应

  张新实经常光临“市民博客”并跟贴,鼓励大家“多灌水”,以一个普通博友的身份与网民进行交流讨论,对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敦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很多部门负责同志也经常依据网民博客和自己博文中的跟帖发现自身部门工作的不足,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反应。

  今年7月,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帖给张新实,反映新就业的5名大学生在市区落不上户口的问题。7月16日,张新实在博客中对相关部门予以批评,要求立即调查处理这一“肠梗阻”问题。很快,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张新实在博客中不仅及时回应网友的跟帖,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惜在博文中“自揭家丑”,对责任部门和单位直接提出严肃批评。

  今年5月29日,市区自来水发生异味。不久,张新实就此事专门发博文,公开批评相关部门在处理此事中暴露的推诿之风。他一针见血地说:“这在政府机关工作中是一种典型的现象。涉及到一项社会管理职能,有关部门就有职权,都有权力监管、执法、处罚,但出了问题查起责任来,谁都有一大堆理由说自己没有责任,像拳击海绵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类工作交叉的职能往往成为几不管的‘灰色地带’,形成‘漏洞’和‘真空’。”市监察局专门就此事介入调查,惩处相关部门的失职失察行为。

  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经常上网到“绿都博客”浏览各级领导和很多网民撰写的博文,只要反映问题,通常当即一个电话就打过去,跟部门负责人直接沟通,尽快解决具体问题。

  现在,“绿都博客”已经成为宿迁很多领导干部最民主、最现代、最快捷的一种工作手段,不仅能够及时处理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引导舆论,为宿迁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外部舆论环境。

  有专家认为,“绿都博客”在全国引领了政民通过网络加强交流、实现互动的新潮流。通过在网络上的沟通,使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可以随时自由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让干群交流沟通的空间更广、时间更长、方式更活、效果更好,拉近了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拓宽了干群沟通渠道,引发了思想上的共鸣,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