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误区打造服务型政府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4

赵建凯  

    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更加明确指出:“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然而现实中许多省市推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未达到既定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许多省市在这个过程中走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 误区一:政务网站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 误区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仅是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事

◆ 误区三:一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适用于所有部门

◆ 误区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全部


    对于误区一,朱华认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评估的是政府的网站,并不是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取得的绩效。

    在朱华看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电子政务中的的一部分。而电子政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为民服务,让政务工作和人民实现互动。

    目前国内的一些地区和省份的政府门户网站等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建设----诸如上网设备、上网网络、上网软件等----已经较为完善,但最终要强调完善这些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即为社会企业服务,为社会人民服务。


    对于误区二,朱华认为,绩效评估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而评估的关键在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用什么样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电子政务,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群体当中,争论比较大。对于1月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七届(2008)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上发布的评估结果,一些省份认为评估指标设立的不合理,因为按照既定的评估标准,自己省份的政府网站的名次被排低了。对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朱华认为还处于一个摸索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体系,但这个评估体系是在不断的评估当中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虽然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还在不断完善中,但有几个“公共”指标是要必然设立的。比如,对公共设施建设的评估,对于政务信息公开程度的评估,对于政府网站更新频率的评估。

    对于评估过程,如果是用同样的指标体系、同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地方的政府网站进行评估,所得出的结果之间应该是有可比性的。而如果是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指标体系对不同的地方测下来,就毫无可比性而言,也就失去了评估的实际意义。


    对于误区三,朱华强调,对于不同的省份、不同级别的地区,不能用统一的一套指标体系去衡量。要针对不同情况的有特定评估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要有公共指标,也要有特殊指标。所以说,一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部门。


    对于误区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只是对电子政务其中的一部分、一方面的评价,并不是对整个电子政务的评价。如果要对整个电子政务评价的话,现在的评估指标体系还远远不够,因为电子政务涉及的东西非常多,而且不同的时期的重点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用绩效评估指标去评价整个电子政务,是不够全面的。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关乎三方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社会,企业个人。但就服务质量而言,在一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好。

    对于一个企业,无论在哪个地方建址,都会考虑到持续发展的问题,就要对厂址周边的整体的环境做研究和考察,比如对地理、交通、人文、市场等的考察。朱华认为,现在的社会信息资源的百分之八十是掌握在政府手上的,而这些信息资源的对外发布,就是以政府门户网站等电子政务的方式来解决的,而一些省份和地区的信息公开度和更新频率,还不能令人满意。

    企业拿不到准确的信息资源,就无法完成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不会选在该地区建址。企业建不成工厂,就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不能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而最终把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担子留给了当地政府。所以说,要利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作为一个考察点,从一方面来评估当地的电子政务工作,这就关乎到当地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作为一个考核指标,可以让电子政务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服务,以最终把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视角的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应具备以下特征:

1、作为政府机构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评估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这一体系的逻辑起点;

3、覆盖电子政务规划、建设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综合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

4、借鉴戴明循环思想,构建“PDCA”评估体系,形成不断改善的电子政务绩效管理机制,而不仅仅是指标体系的设定。

    而构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正确定位。二是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而不仅仅是一套电子政务绩效指标。三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要能够发挥持续的导向作用,形成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构建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解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及其必须的组成部分。要形成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构建的绩效评估体系中评估主体、评估流程、评估模型和评估结果运用等都非常重要。具体而言,评估主体必须具备相应权力,能够影响被评单位行为向评估主体期望的方向调整,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评估结果的透明披露,靠“问责”的制度化来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是要解决由于各类政府机构的差异性而导致的电子政务绩效差异性问题。要分析影响电子政务绩效的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各政府机构其环境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在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时,不仅可以进行横向比较,还能针对不同政府机构的业务特点,保持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是要解决对电子政务绩效的综合评估问题。评估要覆盖电子政务全生命周期,而不仅是事后评估、系统评估或投入产出评估等。同时,还要综合评估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工作。

    四是要解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结果发挥正面的导向性问题。要将评估与监管结合,注重过程的动态监控与闭环管理,才能发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具体工作的“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