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层层推荐,严格评选,日前,国家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评选活动是由中央文明委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评选活动,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该奖项是一项综合性的最高荣誉,体现了一个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先进性和示范性。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共评选1343个,中央国家机关只有4家单位入选,国家图书馆是其中之一。这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国家图书馆的关怀,也表明国家图书馆在事业发展进程中不断进步,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
国家图书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我国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图书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国家图书馆为目标,落实“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三大发展战略,有条不紊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并带动各项事业全面、持续、稳定的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馆党委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保障,形成了馆党委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全面协调、推进国家图书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国家图书馆进行了以“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国图文化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干部员工的整体素质。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理论学习和业务研讨等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形成重学习、讲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国家图书馆业务发展需要,每年有计划地从业务技能、专业知识、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开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员工培训工作,全面系统地提升全馆员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服务水平。
此外,国家图书馆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员工的凝聚力不断加强。如每两年举办一届员工艺术节,一届员工运动会以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等等,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2008年,馆工会委员会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光荣称号。
国家图书馆是对外开放的公共场所,具有面积大、重点和要害部门多、人员流量多、各种重要活动多、电器设备设施多等特点,是北京市治安、消防重点单位。国家图书馆对安全保卫工作十分重视,做到了安全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制落实到位,安全稳定无事故。
在加强综合治理,营造文明氛围的同时,国家图书馆还深化各项服务,传播精神文明。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坚持以读者和用户为本、需求需要为先的服务理念,努力探索建立适应新时代读者需求,适应图书馆发展潮流的服务体系,服务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第一,实现公益性服务目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期盼了几十年的公益性服务目标得以实现,在全国图书馆界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成效明显。特别是二期新馆开馆后,平等、开放、便捷、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国际图联主席克劳迪亚•卢克斯表示,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图书馆之一。
第二,为中央和国家机关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立法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和保障,是国家图书馆所承担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工作越来越出色,自1998年至今,为国家立法与决策提供各种文献信息咨询服务累计达六千余件。如国家图书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务活动提供及时、准确、专业、全面的信息服务,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开创了全新的立法与决策服务模式,推出了“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平台”,获得了高度评价;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08年,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立法决策咨询9224件, 是自1998年以来立法决策咨询服务量的最高点。其中仅《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信息专报》就以每周2-3期的频率,直接发送到154位中央、国务院领导手中,以及参与灾后重建的各部委领导案头,已报送60期。这些专报在抗震救灾的一些重大决策中,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发挥了国家图书馆的作用。
第三,依托国家数字图书馆拓展了服务范围。2008年9月9日,国家数字图书馆开始为社会各界提供基于数字图书馆理念与技术的新型服务,中国国家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电子政务外网、卫星、光盘等多种方式,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和信息获取服务,从而将我国丰富、灿烂的优秀文化展现在世人眼前。现已在互联网上发布电子书72万册(件)、在局域网上发布百万余册(件)。目前,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已经达到250个TB,堪称“海量”,也因此跻身世界拥有数字资源量最多的图书馆之一。
国家图书馆还参与发起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将世界各种文化中有重要意义的资料上网,并通过多语言提供免费服务。国家图书馆首批精选了馆藏20种珍贵文献,包括甲骨文、手稿、敦煌文献、少数民族文字典籍等,将从4月21日起,通过世界数字图书馆向全球用户服务。
第四,持续开展基层图书馆服务,为全国基层图书馆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带动了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龙头地位进一步突显。创新服务模式,联合建立国家数字图书馆分馆,已建立国家数字图书馆吉林省分馆、广西分馆等5家,通过各分馆为读者提供更广泛、全面的服务;继续推进西部援助计划,该计划自2006年实施至今,援助地区覆盖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2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捐赠图书103万册。汶川地震后,克服困难,向四川、陕西等赠送下架图书35万册和电子书光盘500套,支援灾后图书馆重建;与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组织志愿者行动,开展基层图书馆馆长培训,并积极争取国际图联的支持,2008年共有6个省的708名馆长参加了培训,在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得到了国际图联主席克劳迪亚•卢克斯的赞赏。
第五,倡导阅读,服务社会。国家图书馆每年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读书、倡导读书,发挥国家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如联合社会各界在“世界读书日”举办读书宣传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社会反响良好;已举办四届的“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吸引读者广泛参与,为公众读好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引导。此外,常年举办公益性讲座、展览等文化活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提高公众素质。如走向系统化、规模化的“文津讲坛”,开坛8年来听众超过5万人次,已成为知名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和“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等大型公益性展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去年,围绕奥运会,还举办了“绿色奥运•绿色生活”、“人文奥运•和谐北京”、“人文奥运与北京历史文化”等多场讲座,并在国图主页推出“奥运会精彩图片展暨国家图书馆外文文献奥运专题展示”在线展览等,宣传奥运精神,介绍奥林匹克知识。
多年来,国家图书馆获得了多项荣誉。按照中央国家机关、首都绿化委和文化部的要求,国家图书馆绿化美化工作继续保持“北京市花园式单位”的称号;连续十五年保持了“北京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的荣誉称号;连续十八年获得海淀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国家图书馆连续多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和2007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2009年1月20日,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今年的9月9日,国家图书馆将迎来百岁生日,从昔日的藏书楼到今天集多媒体资源为一身,面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传播文明的社会文化机构,国家图书馆已经在百年的沧桑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图人的不懈奋斗将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