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在沪召开的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全国首家集气象、海洋、海事、水文、水利、供水、排水等业务于一体的水务公共信息平台在上海建成。通过这一堪称跟踪风情、雨情、水情变化的“千里眼”,市民可及时获取政府涉水权威信息。
记者了解到,上海水务公共信息平台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世博保障能力为目标。它主要由涵盖全行业的基础数据库和核心数据库的水务数据中心组成,覆盖了全市30个气象站、15个近海潮位站、44个流域水情测站、80个水文站、190个雨量监测点、99个水闸泵站监测点、263个原水供水监测点,以及33个积水监测点。
市水务局有关人士介绍说,这一公共信息平台是实时跟踪掌握风情、雨情、水情变化的“千里眼”。市民通过与此连接的“水务热线”、“水务网站”和受理窗口,可及时获取政府涉水权威信息,又可足不出门完成行政许可的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和在线咨询、投诉,从中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服务。同时,水务管理部门也可对全市主要河道、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和城镇供排水主要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实时监控,对全市1826座水闸、8174座各类泵站主要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调度。
据悉,在今年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会上,该平台被一致公认为目前国内水务技术集成最高、信息容量最大的综合平台,属于全国水务信息化领域的重大创新,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平台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将在世博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