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召开党性党风党纪建设座谈会
来源:深圳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17日,中央纪委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党性党风党纪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北、山西、吉林、上海、福建五省和青岛、深圳、苏州、廊坊四市纪委的负责同志,会议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主持。深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谭国箱在会上介绍了深圳市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据介绍,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党性党风党纪建设,着力在“带、抓、管”上下功夫,并始终将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廉洁、高效、为民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深圳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底市文明办抽样调查显示,群众对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的认可度超过90%。

  首先是带。深圳市委明确提出风气也是政绩的观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营造一方好风气,切实做到“三个带头”。一是带头公开承诺。从书记、市长开始,各级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公开承诺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二是带头廉洁自律。市委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不搞个人说了算;市领导在廉洁自律上发挥表率作用。三是带头转变作风。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减少会议、文件和评比表彰;广泛开展“服务年”活动;市领导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各区、各部门成立专门服务小组,全力落实“三保”任务。

  其次是抓。一是抓重点。坚持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作为工作重点,建立“民心桥”和“直通车”等栏目,由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直接与市民对话,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实际问题;连续多年坚持选派各级干部驻(挂)社区,开展机关与基层党组织“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干部赌博、公务出国、公款接待、公车使用、兴建楼堂馆所等问题,以及教育乱收费和“看病难、看病贵”、侵害农民工权益等问题,出实招、做实事,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抓经常。对看准了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如针对收受“红包”问题,从2000年起,连续九年下猛药综合治理。现在有的企业家说:“内地很多企业非常羡慕深圳办事不用送‘红包’”。三是抓源头。先后开展了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规范要素市场,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改革,一些风气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如,通过改革,我市审批提前办结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平均89%,利用审批权“吃、拿、卡、要”和受贿的问题大大减少。四是抓基层。重点加强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监管,研究制订有关实施细则,促进社区股份公司的规范化、民主化管理。市党廉办建立24个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着力查找基层站所管理上的风险防范点,从制度上堵塞漏洞。

  再次是管。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全市坚持以教育强素质,将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连续18年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每年都大规模、分门别类办“三纪”教育培训班;出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广泛开展廉政文化“五进”活动,提高了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坚持以监督促规范,确保正确使用权力。如,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实施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行政监督,完善电子监察工作,通过省、市、区三级联网,大力推进绩效测评工作的纵向延伸;加强行政问责,近3年全市实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455人;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活动,预计今年底基本建成网上审批、网上执法反馈、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共服务、网上监控五大体系,实现政府行为全方位信息化,优化和规范政府的服务方式。坚持以纪律正风气,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纪律检查,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有效端正了党风,维护了党纪,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同时,建立了查办典型案件的“四个一”制度,力求做到查办一案,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批问题,巩固一块阵地,净化一方风气,收到良好效果。

  深圳市纪委副书记陈波同志也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