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照投标”给政务信息化建设埋下隐患
来源:国脉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刘彦凯

  借照投标,即无资质或低资质的企业,为获取项目的承建权,借用有资质或高资质的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和专业等级证书,并以该企业的名义向项目的发包方(甲方)投标。现实工作中,以此招法中标者屡见不鲜,并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

  随着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国家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政务系统信息化工程以及设备的购置均纳入了政府采购的管理之中,每年通过政府采购途径成交量颇大,并且具有资金有保障、履约率高的优势,故成为IT企业追逐的热门市场。但利用借照手法进行投、中标现象的出现和繁衍,将会给政务信息化建设埋下无穷的隐患,应切实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积极应对。因为这种不轨的商业行为有着三大危害,即一高、二低、三无。一高是指成本增高,不言而喻 、心照不宣,借照方与被借方是有潜规则的,后者是法人,中标后担有一定风险,所以一般要向借照方收取一笔可观的费用。常言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支出借照方会加在所投项目的报价之中的,最后为潜规则买单的还是甲方;二低是指工程质量低,道理明摆着,因为借照方自身具备的条件低于甲方提出的资质标准,就其真实的技术开发能力、资本金都不可能入围,为“合理”规避政府采购法的制约,取得承建权,出此下策,试想明知不能为而强为之,工程质量会好吗?三无是指工程的后期维护和提升无保障,因为工程名义上的中标方与实际上的施工方是两张皮,属一次性合作,最多只不过是一种松耦合式联合体,而政务信息化需求复杂多变,多属非标性工程,个性化强,在建设、开发及应用过程中,修改和维护量大,试想项目交工一年后一过保修期,发生新问题到哪去找人?又有谁想接这烂摊子呢?

  出现借照投标的原因浅析有四:

  一、入围门槛高。甲方多为行政管理部门,在职的公务员,对需求很了解是不可质疑的,但客观地讲,一般不具备深度把控信息化工程及产品性能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特别是系统集成的能力。出于防范风险,主观地认为乙方的资质越高越保险,我选择的企业与产品都是一流的,一旦出现了问题,对上、对下都好交待。所以设定资质时尽量就高而不就低,人为地抬高了入围的门槛。

  二、高资质IT企业奇缺。目前我国的系统集成资质审批权集中在原信产部,地方由行业管理部门(计算机系统集成协会)负责预审、汇总、上报和年检。高资质的IT企业除北京、上海地区外,其它地区就屈指可数了,供求矛盾突出,大批低资质和无资质的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出此下策多实属无奈。

  三、判断真伪有难度。参与政采评审的专家在评标的过程中,由于每个标书限定评审的时间太紧张(15——20分钟)一般精力只集中在现场讲标人的陈述和标书的技术方案及产品的性价比上,很少能顾及投标者的真伪。

  四、管理的缺失。投标企业身份及专业资质的审核应该是政采管理部门的职责,但针对借照投标问题的界定、限制与责罚不够细化,揭露、打击不力。

  如何减少因借照投、中标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呢?出上几招仅供参考:

  一、甲方要实事求是,资质的设定与工程的难、易度相匹配。选择对应合适的资质,可扩大投标群体和方案比对的力度,有利于多中取好、好中挑优,同时也为企业通过正常渠道(一手)投、中标创造良好的社会、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了供求双方的成本,与人与己都有利,是双赢之举。

  二、乙方要从长计议,炼好内功、培育队伍、提升资质。取巧只能一时,借照经营理论上讲只能增加被借方的业绩(成功的案例、营业额度、市场知名度)与己无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成功的企业还是要靠扎实的内部功底和机制的创新。

  三、依法治理、强化管控。政采管理与实施部门要做好审核、严把资质关。针对借照投、中标现象,应加快相关立法的研究,眼下不妨在具体操作中增补一些必要的限定措施,让“李鬼”无计可施,如合同文本中添加乙方项目现场主持人、技术主管人、日常参建人的名单及上述人员与企业的合法劳动用工合同副本等有关人与企业关联的信息和违规罚责,以备中标实施时考证真伪和保护甲方的权益。

  四、评审专家要提高鉴别意识与技能。如可采用有意质询讲标人对企业所列成功案例的背景或企业内部信息的策略,探查其对投标企业的认知度和归属度;也可从讲标团队(一般借照双方都会出人参讲)配合的默契度上分析一二。同时如有可能的话专家要有意识的积累领域内相关IT企业的资料提高鉴别能力,做好、做精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