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执政成新风尚 湖南用网络凝聚最大民意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些年来,互联网在湖南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全省正式备案的互联网站达到5万多家,网民达到1000多万,拥有红网、湖南在线等5家具有国家一类新闻资源的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是全国12个互联网发达地区之一。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湖南将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方法,既是一种思潮,更是一种存在的深刻内涵演绎得淋漓尽致,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智、集合民意、集约民力,使互联网成为推动全省富民强省、“弯道超车”的强力推进器。

  网络执政成新风尚,互联网成为提高决策与执行力重要平台

  通过互联网联系群众、凝聚民心、开展工作,在湖南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现象,成为衡量执政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近年来湖南政治生活中的每一个大事件,几乎都深深地印上了网络的印记,网络不仅是政治生活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2006年湖南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前夕,省委开展“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通过网络征集意见建议1﹒1万多条,被广泛地认为是“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国内开了一个网络民主政治的先河。2008年夏秋之际,一场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席卷三湘,作为主阵地的红网,承担了十大系列活动中的三大项目,相关新闻的点击量达到了日均210万次,省外网站日均转载400余篇次,并且开创性地将SP加入到宣传互动中,向全省手机用户群发登陆红网参与讨论的信息6000余万条……在一系列大事件中,网络成为民心向背的风向标,民意表达的聚散场,政治民主在这里得到最大的发酵,最有效的表达。

  用互联网推动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提高,在湖南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新,更是一种实践体现。一部电脑,一台固定电话,一个摄像头,一个话筒……2008年4月10日下午3时,湖南第一次通过即时通讯视频系统召开会议,周强省长在网上召集教育、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部分高校负责人,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湖南首次通过即时通讯视频系统召开会议,彰显着湖南周强省长“随时与民众连线”的民本情怀,展示着湖南利用互联网实现现代化办公的高明见地,见证着湖南在建立节俭高效政府的坚实步伐。在此之前,湖南在全国率先开通省级政府英文门户网站,更是彰显了开放开明的执政形象。

  不止于此,有远见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纷纷通过在线访谈、网民对话、公开邮箱甚至开博客、建QQ群等形式拉近与网络民意的距离,了解民意、引导民意、利用民意,并形成制度化的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网友留言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处理、分别反馈”的原则进行处理,并就建立协调落实工作机制、明确相应机构和专职人员等进行了具体安排,使这项工作成为常态,从而建立党委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

  湖南省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通过互联网与人民群众交流:2007年春节,省委书记张春贤在红网实名发贴向网友拜年;2008年春节,全省各市州委书记及市州长通过红网向广大人民群众拜年……农历牛年新春之际,湖南门户网站红网推出了百名县(市、区)委书记网上大拜年专题,邀请省内各县(市、区)委书记通过网络向网民集体拜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委书记中有100余位向红网递交了附有相片和签名的新春祝语。截止日前,这一专题点击量已过5万,回帖将近500,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湖南百名县(市、区)委书记网上大拜年,不仅迈出了县委书记们懂网、爱网、知网、用网的可喜一步,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县委书记们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湖南上下刮起的这股网络风,已经形成为一种潮流。在省委书记张春贤的倡导下,一大批湖南厅级领导干部纷纷“涉网”,他们或应邀到参与嘉宾访谈,与网友面对面交流,或根据网上意见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迅速处理网友反映问题,或到论坛发帖,感谢网友参与献计献策,积极谋划家乡发展等。

  网络经济成新增长点,“拇指经济”、“数字经济”风生水起

  以网络作为其物质技术基础和标志的网络生产力,不单是沿海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专利,在湖南也已经形成经济领域的一道风景线。湖南的网络经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作为一种知识经济的具体形态,以网吧和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网络产业”规模及产值以几何级数增长。

  但这似乎不能代表单个网站所产生的经济效益。《2009年1月中国新闻网站市场份额统计报告》显示,红网在全国新闻网站的市场份额超过千龙网以及百度新闻,排名进入前八位,居地方新闻网站首位,营收近3千万元。时间回溯7年——2002年2月,红网率先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开展手机短信新闻业务。而到了2006年3月,红网又率先占领湖南手机报阵地,与潇湘晨报、中国移动共同主办《湖南手机报》,是湖南第一家省级手机报。2008年8月,《湖南手机报》用户一度达到36万用户。作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红网在更大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更广的产业方面赢得它的先机。目前正在做的框架媒体红网传媒,集新闻、广告、触摸、翻页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传播工具。在各种平台、向度上运作,形成以红网网站为龙头的系列子品牌的媒介群。

  湖南的另一家门户网站华声在线,2008年也首次跻身“全国十大商业门户网站”,目前,华声在线新媒体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全国十大商业门户网站“华声在线”、全国十大中文BBS“华声论坛”、全国重点新闻门户网站“湖南在线”、全国第一本网络文摘杂志《华声》以及《华声手机报》等涵盖网站、论坛、报刊杂志、手机报、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传媒集团,其整合营销部门更是凭借其创意、技术优势,形成了一个依托互联网,从思想的高端到传播的终端具有完整创意产业链条的策划、咨询、传播机构。

  但网络经济的意义显然不局限于此。湖南坚持把建设功能强大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当作“一化三基础”的重要内容来推进,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运用互联网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电子商务假设,打造过硬的诚信、认证体系,努力适应“拇指经济”、“数字经济”的时代要求,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并把网络文化当作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与信息产业的对接。最根本的,就是以网络这种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包括传统养殖业在内的传统产业,使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网络民生成新关注点,听取民意、解决民忧巍然成风

  网络民生,这种貌似新鲜的提法,其所表达的含义却并不陌生,既表示通过网络表达的衣食住行等民生诉求,也包括将网络内化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必需。

  湖南一方面抓好网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们对于网络的手段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实现群众民生诉求。

  在前一方面,尽可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文明、健康的上网平台,特别是为未成年人。按照“清黑网、建绿网、集团化”三管齐下,政府、群众、企业三方共推的要求,湖南目前在全省已建立绿色上网场所120多家,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湖南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多部门联合“亮剑”,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组织专人对全省影响较大、点击率较高的商业网站、搜索引擎网站、社区论坛、播客、帖吧等重点栏目、频道经常进行地毯式的全面清查,对网上低俗之风重拳出击,做到不留死角,使网上低俗之风无容身之处,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落到实处,使网络环境明显净化,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在后一方面,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政府网站设立书记信箱、市长(县长)信箱,派专人负责信件的处理,努力通过互联网把最偏远的民生问题,摆到最贴近的案头上解决,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要问题,摆上最重要议事日程来落实。湖南益阳一位名叫“南客一梦”的网民振奋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却忧虑于自己所在村庄“出门行路难”、“耕种灌溉难”、“生活饮水难”的真实现状,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省委书记张春贤写了封信,表达自己欲借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机遇改变村里落后面貌的梦想,张春贤看到这封信后批示了如是的这段话“民之所梦,也是我之所梦”,并督促相关部门调研落实,让“南客一梦”梦想成真。2008年7月23日,一个署名“基层共产党员”的网友在红网上发帖向张春贤进言,希望能早一点拆除省委大院内矗立多年的最后一根燃煤烟囱。12天后的8月4日,在张春贤的现场见证下,烟囱被爆破拆除。在爆破现场,按照张春贤的说法,一座烟囱的爆破,看上去事小,但民生事大,民意事大。“为民爱民、关注民生和尊重民意,应该成为全省各级干部的基本本能、基本本领和基础底线”。

  在这方面,不得不提一下红网的《百姓呼声》。2001年11月,针对当前群众信访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红网在全国率先开通了“百姓呼声”栏目,开设了投诉举报、咨询求助、呼声调查、律师解答、维权参考等栏目,及时了解普通百姓反映的实际问题。通过“网上信访”,利用互联网接受群众信访,通过网络解疑释惑,取得了显著效果。2005年4月,红网创办了《网上舆情转达函》和《网上舆情专报》等,及时搜集网上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上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并传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建议处理网民反映的情况。这些年来接到的咨询有7万多个,处理的投诉有2万多个,回复办结率达到了95%。它是相当于高高的拿起了舆论监督的武器,而且它最终达到了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高兴的效果。

  网络传播成品牌,互联网公关成为推介湖南又一名片

  这是一场被媒体誉为“国内网络界的盛事”。2009年4月21——25日,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湖南行,让网易CEO丁磊、百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新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新浪执行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等数十名网络界大腕齐聚湖南,感受这方红色热土。按照曹国伟的话来说,“湖南网络媒体发达,我们和红网、金鹰网有多年合作经验”。

  湖南网络媒体发达的潜台词,意味着湖南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大。在湖南新闻界有一个特定的记者团队,每当有重大的活动,同报纸、电视、电台记者同时出现,这就是红网记者。红网按照“就地起步,快速成长,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坚持“采编并举”,“事业产业并重”,超常发展,成为湖南主流媒体,进入了全国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前列,成为了互联网界瞩目的后起之秀和湖南新闻宣传工作的一支新生力量。

  网络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言论始终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在这个言论问题上,怎么样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怎么样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同时矛盾不断显现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对它的引导工作,湖南的网络媒体用一个品牌评论群表达了他们的主张——红网“红辣椒评论”、湖南在线“华声评论”、金鹰网“金鹰评论”、星辰在线“湘江评论”,这些地方发出的声音,不仅影响省内,更是把影响传布到全国乃至境外。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新闻优秀栏目的红网“红辣椒评论”,围绕着“打造华文网上著名言论品牌”这样一个目标,目前已经形成了遍布国内各个省份的篇论员队伍,人数超过一千人。

  向理论宣传延伸,这是湖南网络舆论引导的新动向。最近,湖南省理论学习服务体系网络主平台——湘潮网崭新亮相,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在长沙以第一人身份点开了新网站,并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把湘潮网打造成湖南理论武装工作的门户网,全国第一流的理论学习服务网。把网络的影响力向网络以外扩展,形成更大的影响力。面对世界传媒这样一个整合大背景,依托湖南日报的华声在线自然不用多说,红网则和湖南的强势报纸——《潇湘晨报》进行战略上整合,在资讯、理念、市场、渠道等各方面占到一些优势,两个媒体在报网互动中也初尝到甜头,把互联网的基础打得更牢了。

  “用网络力量报道湖南,将湖南展现在全国网友面前。”这是新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的话,说的就是湖南这样的事实。

  东方风来花千树,网络风景明更殊。在湖南,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和文化消费的新领域,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广阔的市场、先发的优势、前瞻的目光、创新的团队,都将使湖南互联网文化的建设、管理和应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新一轮3G牌照发放带来的重大机遇面前,抢抓先机,为呼啸而来的“弯道超车”汇聚最大的民意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