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化规律
来源:神州数码 更新时间:2012-04-15

 

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各种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都是在工业实践的需求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剖析各项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都会经历下图所示的进化过程:  

        在动态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个制造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促使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提出新的管理理论。同时,随着IT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在工业等各个行业的需求驱动下,计算机基础软件和硬件技术飞速发展。在不断创新的管理理论、科学技术的指导和计算机基础软件和硬件平台的支撑下,制造业信息化供应商开发出各类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软件产品和配套的硬件产品(如条码、RFID等自动识别产品,PLC等工控产品),建立该领域的技术标准,并通过在工业界的实施与应用,总结实施方法和实施经验,积累实践案例,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实践的需求。工业界需求的不断变化,促使整个制造业信息化业界不断创新,在竞争中发展进化,形成一个持续发展进化的循环。

在这个发展进化过程中,欧美国家专业的市场与技术研究机构也成长起来,形成诸如Gartner、IDC、AMRResearch等知名的咨询机构,对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还有很多行业组织也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建立了很多规范和标准。一些行业组织就是在主流厂商的倡导之下成立起来的。

无论是哪一种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都需要有管理理论、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基础软件和硬件平台的支撑,也需要在工业实践中进行广泛应用,这四者缺一不可。任何一种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的成熟,都需要经历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从MRP到闭环MRP,再到MRPII,在发展到今天广泛应用的ERP,就经历了多次这样的循环过程。

支撑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有限元分析、优化技术、数控技术、成组技术、设计方法学、逆向工程、高性能计算 (HPC)、EDI(电子数据交换)、三坐标测量、机器人、特征造型、参数化设计、虚拟制造、快速成型、虚拟现实、商业智能、工业自动化、统计过程控制 (SPC)、TRIZ理论、电子商务等等。

而支撑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理论,也有很多。包括:并行工程、CIMS、MRPII、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约束理论、敏捷制造、大批量定制、知识管理、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化制造、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成本法、6 SIGMA、5S 现场管理、QFD(质量功能展开)、绿色制造、MRO(大修维护管理)、LCA(生命周期评价)、业务流程管理等等。

支撑制造业信息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PC与服务器、数据库、容灾/存储与备份、防火墙、防水墙、企业级防毒、中间件、身份认证、图形工作站、条码/RFID、组件技术与SOA、VPN、远程接入、计算机外设等等。这些基础技术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技术和软件的开发完善提供了保障。

对于制造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的CIO而言,理解适合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理论,掌握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最新科技,基于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化实践,是成功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成功要素之一。

而对于中国的科技界和管理学界而言,一个不可回避的尴尬现实是,始终是处于跟随者的地位。还没有提出过真正领先的管理理论,发展出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而IT基础技术也都是舶来品。我认为,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信息化科研工作者而言,沉下心来,真正去研究中国制造业在工业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开展科技创新,来指导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供应商的开发实践,形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生态系统,是中国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 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