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了!”4月22日下午4时16分,在郫县安德镇泉水村,随着680多吨的第一孔箱梁正式开始架设,铁道部与四川省签订的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基建项目——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灌铁路)进入了铺轨倒计时。成灌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是成都加快灾后重建,带头落实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的一个缩影。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加快成都市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在“全域成都”理念指引下,成都市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启动了一场涉及“水陆空”的全方位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大会战”。
系列铁路重大项目陆续启动
近期开工的铁路项目建成后,成都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将得到全面巩固和提高。
铁路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重中之重。在铁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下,去年1月铁道部与四川省签署了“关于加快四川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将出川铁路大通道由现在的4条增至10条。“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铁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相继签署了3个会议纪要,加快推进了铁路项目建设步伐,为解决困扰成都市多年的对外铁路通道建设滞后、跨区域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物流成本偏高等问题,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开工!”2008年10月,随着一声令下,四川省及成都市灾后重建的重大工程项目,也是全国第一条市域快速铁路——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正式动工。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的开工不仅有利于深入开发青城山—都江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重振旅游产业,完善成都至都江堰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而且作为西南地区第一条高等级的铁路,对于改变西南地区铁路滞后现状,加快铁路现代化具有示范意义。同时,对于灾区人民早日重建美好新家园,也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灌铁路投资约133亿元,全长65.5公里,目前已进入铺轨倒计时,将于2010年5月建成通车。
继成灌快铁开工后,2008年12月,四川灾后重建中的两大重要铁路项目——成绵乐客运专线和成都新客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成绵乐项目建成后将是我省修建的第一条客运专线,也是整个西南地区第一条客运专线;成都新客站建成后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2009年2月21日,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线路穿越条件最为复杂,前期工作进展最快的铁路成兰铁路建设启动,成为全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点工程、标志性工程,是通往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的生命线。
为提高成都枢纽运输效率和质量,发挥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铁路新客站、成都北编组站等项目的功能,促进成都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008年7月3日,总投资7.5亿元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正式开工。该中心站为铁道部规划的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
成都铁路建设的步伐还在不断加快,根据部省、部市会议纪要确定的铁路项目建设标准,新建铁路出川通道设计时速都在200公里/小时以上,近期开工项目3—5年内全面建成后,将形成成都至周边省会城市贵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4小时交通圈,成都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8小时交通圈,成都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将得到全面巩固和提高。
全面提升“水陆空”通道建设
系列港口的打造将为成都经济区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奠定基础。
“10月1日第二跑道将正式启用,迎来首个航班起降。”去年底,总投资133亿元的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工程开工。为助力灾后重建、拉动内需,机场第二跑道建设打破常规施工,全面提速,通过和质检等部门的协调,实现流程再造和组合优化,对施工和验收进行交叉调配,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届时,成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内地第四个拥有机场第二跑道的城市。”
在加速成都航空“第四城”打造的同时,成都市高速公路“1环8放射”的格局也被打破。目前,成都市正在为将新建的成德绵高速、成自泸高速、成安渝高速、成南巴高速做开工前的积极准备。“4条高速公路都将力争在年内开工。”相关负责人说,4条高速都将以BOT方式建设。今后“1环12放射”的格局将让车辆进出成都更方便快捷。
与此同时,成都乐山联手升级乐山港。2009年1月18日,成都与乐山正式签署《成都乐山两市交通运输合作发展协议》,推动成都经济区内的高速铁路、公路、水运在乐山实现无缝对接。根据规划,新建港口位于乐山五通桥区冠英镇,距成都仅120公里,包括4个港区,设计货物运输年吞吐量5000万吨,集装箱300万标箱,将有效弥补成都经济区范围内无水运码头的物流“短板”,成为成都经济区内最便捷、成本最低的通江达海水上通道,为成都经济区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奠定基础。
区域物流中心正在崛起
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水运港口等对外交通运输大通道建成以后,使成都市具备了建设成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必要条件。
按照规划,成都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物流项目招商工作目前已取得历史性突破,现代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成都航空物流园区及新都物流中心的骨干道路建设已基本完成。口岸联检大楼、传化物流基地、新兴物流等一批项目已陆续建成,中国物流、新加坡富园嘉里大通、深圳宝湾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相继进驻……与此同时,成都市将在成都航空物流园区、集装箱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龙泉公路物流中心设立口岸联检单位“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的公共口岸服务中心,提高口岸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将搭建连接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口岸联检部门和国税、商务等部门的公共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和协作平台,加强口岸联检单位与沿海口岸城市之间的合作,以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着手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物流信息和物流电子政务服务,提高物流电子商务信息交换效率,加快物流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的同时,成都加快了物流通道建设的步伐。2008年,成都开通了成都至香港的货运航班,有效解决英特尔等高科技企业的高端货物运输问题;开通了成都至菲律宾马尼拉的国际直飞航线;成都至阿姆斯特丹直达国际航班增至每周4班,蓉深海铁联运铁路货运五定编列增至每周4列。通过公水、公铁、铁水等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努力构建成都连接沿海港口、沿边贸易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
“这一批交通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推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域成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既是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对于进一步加快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灾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保障,具有关键性、基础性的作用。
64.8亿元投资加快灾后公路重建
成都市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呈现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成都市共有3312公里公路、135座桥梁、2座隧道、2.6万平方米交通部门办公用房及道班房不同程度损毁,经济损失约46.5亿元。根据《成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成都市将用2008—2010年三年时间,在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重灾县(市)启动并完成总里程2488公里、总投资64.8亿元的三大类灾后恢复重建公路项目:国省道及经济干线恢复重建项目,共8个、282.8公里,总投资15.3亿元;农村公路恢复重建项目,共1704公里,总投资47亿元;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对外连接道路建设项目,共501公里,总投资2.5亿元。
在此基础上,成都还将结合部省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和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用5年时间全面优化路网结构,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为推动灾区及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档升级,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目前,成都市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呈现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累计开工1092公里,完成投资7亿元。其中:G213恢复工程、S106川西环线大邑至德阳界、S105成青界、S106街子过境路、彭州关口至龙门山路、都江堰虹口旅游路等道路已开工6条,计划年内基本完成路基、路面主体工程,明年5月底全部完工;第一批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公路项目已全面完成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工21条355公里,其中鸡冠山旅游路、九龙沟旅游路、龙池旅游路、街安路、中崇路、蒲新路、银白路、安出路8个项目,已完成路基、路面主体工程,其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力争年内建成主体工程并通车;安置点外接道路已开工450公里,完成路基工程400公里,完成路面铺筑50公里,可确保今年9月与安置点住宅建设同步建成;第二批灾后重建农村公路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将于9月全面开工,明年完工。
记者 王怀 方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