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不是互联网”,某电信专家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并总结了无线互联网的诸多特点,如用户群庞大、无线广域网、强制性、身份识别等,来说明无线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同时也对互联网盈利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互联网提供的诸多免费服务和间接收费模式如果移植到无线互联网上面来,将成为一种坏模式,影响无线互联网业务发展。面对权威之言,洗耳聆听之后,受益匪浅,但也引出一些思考。
诚然,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但是拥有庞大用户群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真正靠成熟的盈利模式在运作的却很少,百度,腾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更多的是在提供免费的信息和服务,吸引用户的眼球,然后卖广告,维持生计,等待投资商的青睐。无线互联网的到来,让互联网公司又看到了一线曙光,因为更庞大,更具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群将会蜂拥而来,在欣喜之余,又迷惑之至,移动互联网到底是不是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比较
一、网络运营模式比较
互联网诞生开始就是一个管理缺省的网络,除了网络、设备、软件提供者,它没有一个核心的运营和管理中枢,是一个去核心的,游离态的网络。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互联网要想统一某个标准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而无线互联网的运营者是运营商,他们掌握了网络,用户和服务,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核心网络。运营商拥有绝对的运营和管理权限,掌握所有的资源和行业标准。
二、盈利模式比较
中国互联网一直跟风美国,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一律照抄。于是乎,中国网民与世界接轨,享受到了免费的午餐。互联网企业呢?就坐等着投资商的青睐,但却不得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当互联网企业觉得熬到头了或者是熬不出头了,开始尝试收费的时候,反对、批评、谩骂都来了。享受服务,付出酬劳,天经地义,怎么就不得人心了呢?那是因为消费者已经被惯坏了。卖广告吧,投资者却又对这样的盈利模式不满意,预期与实际往往与很大差距。所以,在互联网谈盈利模式,底气总是不足。
而对于无线互联网,生财有道的运营商们显然操作起来绰绰有余。手机服务没有一项是免费的,大家还是用得心甘情愿,不亦乐乎。以盈利为终极目的,不盈利不去做。以这样的思考方式来说,无线互联网的业务盈利模式非常清晰,通过为用户提供多样,个性化的服务而获得收益。
三、业务模式异同
说起业务模式,首先需要从无线业务开始谈起,无线增值诞生以来,一直走一条成熟的业务模式,这个模式日韩国家已使用多年,具有成熟的运营方法。接入服务—手机收费,不存在任何的中间环节的业务与盈利链,使无线业务可以轻易复制,而今的3g无线互联网时代,业务的种类将更加丰富,此业务模式仍是运营商们的摇钱树。再回头看互联网增值服务,这些年来几乎除了广告还是广告,视频站点的崛起让人们似乎看到互联网业务模式的突破,但是最终还是落了广告的俗套。
业务移植的尝试
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有诸多不同,那么业务移植到底能不能实现?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运营商们全业务融合的探索已经开始。
以电子商务这种典型的业务来举一个例子:宽带运营商自有的网络冲印业务,在互联网上,这个业务的运营模式没有问题,典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依靠网银等来结算,盈利模式也很清晰。基础运营商完成整合之后,自有业务要从有线到无线增值转换和融合,那么,在保证双平台访问的前提下,遵循无线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手机付费将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结算通道。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典型的盈利网站,在业务融合上面可以快速适应无线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成为有线无线业务融合的尝试和探索。因此,在无线网络核心论下,将互联网业务移植并融合到无线互联网是完全可以的,首先,在技术上,跨平台的访问已经完全不是问题,其次,当互联网业务接入无线时,其业务模式只需要做一些调整,在收费和盈利模式上面遵循无线互联网的业务模式。业务融合初期,这样模式可以将互联网业务快速接入无线互联网,实现高效的业务融合。
所以,无线互联网是不是互联网不重要,无线互联网是不是互联网的延伸也不重要,能不能将互联网业务移植到无线互联网,借助已经成熟的商业和运营模式,结合无线互联网的特性进行融合、发展才是需要去研究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