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燕亮
“企业张嘴,政府跑腿”,这是松江区政府部门的一个理念,更是他们“24小时”的行动。这则来自学实活动第一线的生动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攻坚克难形势下政府“服务观”的转变和更新。
“企业张嘴,政府跑腿”,说的是否有点过头?其实一点也不过头。政府的职能首先是公共服务,责任政府也好,法治政府也好,核心功能是服务,用句亘久的老话,就是“当好勤务员”。政府当然也有重要的管理职能,但管理也是服务,小平同志不是说过“领导也是服务”吗?所以,政府就是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定位。
可见,政府服务企业,为企业“跑腿”,不是一种施舍,不是一种同情,而是一份责任,一种本分。只有搞清楚了这个本分,态度才能端正,责任才能分明,效率才能提高,少数人少数部门的“官架子”才能端掉,推诿扯皮之风才能从根本上刹住。松江区服务企业“7×24小时”,他们为企业排忧的那些“当即”、“没过两天”以及“最快速度”,都是因为他们认清了责任,摆正了位置,落实了制度。这一点,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尤其值得称赞。
位于松江区的上海飞德鹂木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仅有11名员工的小企业,公司根据与某大型公司签订一个价值34万元的合同,按时完成生产并送货通过验收。然而,合同规定的付款期限已过了4个月,公司还没有拿到一分钱货款。焦急之中,公司致函松江区“政企互通平台”,希望政府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收到求助信后,平台工作人员当即将问题转交给区司法局。没过两天,区司法局就为飞德鹂公司安排了律师,为企业上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举一反三,区司法局从一封求助信中看出了中小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专门开通了服务热线,并在区企业服务中心政企互通平台上公布。
“企业的呼声,事无巨细,都能在这里得到答复。”政企互通平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设在松江区企业服务中心的松江区政企互通平台构建起一条企业联系政府的桥梁。如何在特殊时刻更好地关爱企业、提供服务,是今年松江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突破课题之一,全区22个部门推出贯穿全年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在这一包含了73项政府服务企业的活动方案中,由区经委、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委)和区企业服务中心联手打造的“政企服务平台”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企业遇到各方面问题,找不到一个统一的诉求窗口,政企互通平台的设立,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联系相关部门。这样一来,政府部门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就不能互相推诿,同时也省去企业要自行寻找解决问题对口部门的麻烦。
现在,区内企业只要进入松江区政府网站首页,就能通过点击醒目位置的链接进入这一“永不下班”的平台。平台开设了热线电话、在线邮件、现场办理、来信来函等多种渠道,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能倾听企业呼声。区内企业只要进入该平台网页,注册成为用户后就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的相关政策,还可以将需求和诉求畅通无阻地向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或对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与此相对应,平台则规定凡是企业“张嘴”提出的难题和呼声,政府部门必须马上“跑腿”,1个小时之内,有关问题就会被分送到区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处理,一些部门对企业提出的问题不仅当日回复,还主动上门服务,最迟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和回复。
上海国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松江区今年120个在建项目之一,公司拟近期投产,不想公司厂房的职业病危害效果控制评估报告未能通过验收。眼看离预定的投产日期越来越近,及时整改后的公司又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办。公司负责人通过政企互通平台反映了这一实际困难。接到企业的求助后,平台工作人员立即与区卫生局取得了联系。区卫生局有关单位的人员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
最终,国汀电子公司通过了这项验收,确保了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跑起来”,就让企业的烦恼“少起来”。除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遇到的各种难题,企业员工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也让政企互通平台的工作人员坐不住。一家企业老总通过平台反映,女儿要中考报名,却遗失了居住证,而考试中心又不认可区人事部门提供的证明。平台工作人员当即联系咨询了区教育部门、考试中心和学校等单位,并告知这位老总,只要在5月16日前补办好居住证就能报名。这样免除企业后顾之忧的“跑腿”行动还在继续。
截至4月中旬,政企互通平台共受理区内企业提出的各项诉求86项,已办结8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