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档案信息化纪实
来源:CIO时代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电信是其他行业信息化的通信技术保障,电信信息化对所有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都有推动作用。在电信信息化的整体战略框架中,档案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撑的重大责任。2003年1月,中国电信集团提出了电信企业档案信息化的三年规划,2005年全集团要实现省级电信公司和80%以上的地(市)电信分公司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逐步在省(区、市)范围内实现计算机联网查询档案信息,达到档案资源共享。

  根据这一精神,2003年,在提升江苏电信档案工作水平和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总目标的指导下,江苏电信与北京量子伟业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伟业)合作开发档案管理系统,其主要目标有三:

  1.建立各类档案数字信息资源库,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挖掘,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快速的服务。

  2.适用于全省电信档案工作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整个档案业务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

  3.在省公司本部、直属单位、市、县分公司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和联网查询档案信息。

  经过近四年的分步推进式建设,现已在江苏省电信系统内建成省公司领导下覆盖全省的电信档案信息网络,初步实现了实现档案馆(室)藏数字化、档案业务管理流程化、档案提供利用网络化。

  一、创新的理念

  江苏电信在全面梳理原有档案工作的基础上,吸纳了一些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一方面,对档案管理方法进行历史性改革与创新,改变档案传统的按“卷”整理方式,推行新的按“ 件”整理方式并纳入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流程化管理。重新编制了管理档案、电子档案、合同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信用档案等17 个档案业务工作执行流程,以可操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档案工作流程进行固化和优化。通过档案系统的实施,把各类档案梳理在收集、整理、鉴定、利用、保管、统计、销毁、编研等环节中并全部实行“ 按件管理”。同时,在系统中配合以中国电信企业档案分类规则(一级、二级、三级类目),以达到细化检索、深化利用的目的。另一方面,数字档案馆的设计参考了国际推荐的OAIS模型以及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实现了从电子文件生成、流转、归档、利用到长期保管的全程闭环式管理流程。通过实现OA 等其它系统与档案系统的无缝连接,使上游业务系统每年增量的电子文件材料自动归档,同时逐步完成对馆( 室)藏重要、珍贵、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的工作。然后,对归档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挖掘,形成服务产品,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解决了“前端收集”和“后端利用”两个关键环节的管理难题。

  二、创新的思路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在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内,江苏电信和量子伟业合作,于2003 年6 月、2004 年12 月分别进行了“江苏电信公司本部档案管理系统工程”和“江苏电信档案管理系统全省推广工程”以及“基于OAIS框架下的数字档案馆”三期工程建设。整个系统采用省集中建设模式,基于企业内部网络(DCN网络),将服务器平台、数据集中存放在省公司,整个系统按档案管理的流程,分为收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利用子系统。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统一规划,规范标准,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第一阶段:省公司本部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试点阶段(2003 年6 月至2004 年8 月); 第二阶段:地( 市)分公司档案管理系统推广阶段(2004 年9 月至2005 年6 月);第三阶段:县级公司档案管理系统普及阶段(2005 年6 月至2005 年8月);第四阶段:全省资源共享,联网应用阶段(2005年9月至11 月)。由于目标明确,管理科学,工程项目有序开展,确保了各个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制度建设方面,江苏电信也相应了做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与完善。面对着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实际,江苏电信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传统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分别在省、市、县公司三个层面上,统一时间内要求在各网站上建立、完善《档案馆(室)工作标准》、《档案人员四参加》等11 项档案管理制度。制发了《江苏电信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检查标准》,以电信档案管理年度检查制度为依托,以系统内两个“ 档案协作组”为载体,通过制度管理和单位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仅强化了对所属单位的指导、监督与考核,而且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全省系统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引申出来的众多举措进行了全面规范,制定了《单位全宗卷管理办法》、《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归档科技项目文件整理办法》等12 个配套管理办法,有效地支撑了档案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创新的技术

  先进的理念和思路必须要配合先进、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量子伟业根据江苏电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集团式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网络。根据省集中管理和市、县分级维护的运行管理模式,建立省集中服务器、省集中的存储备份、省集中的系统软件(WEB服务、数据库、文件服务器) 、省集中的业务管理模式,同时在应用上分级使用与维护,支撑省、市、县三级应用需求。

  在省级数字档案馆系统中,量子伟业根据国际最先进的OAIS模型,将江苏电信数字档案馆系统设定为由三大中心及一个门户构成,即:“接收中心”、“管理中心”、“利用中心”及“门户”;以完成从信息的采集、管理(保存)、利用的全过程管理。

  同时,该系统仿照OAIS模型,将其预定的6项功能,即摄取、档案存储、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保存规划和存取,结合电信机构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了细化和落实。为了保证信息包格式合乎接收要求,数字档案馆系统在摄取功能里设置了格式注册功能,负责管理系统可以接受并处理的所有电子文件的格式,如果数据生产者提交的文件格式是特殊的未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格式,那么在提交信息包(SIP)中需要在包含电子文件及相关的描述信息的同时必须提交关联的阅读工具。那么,相应的分发信息包(DIP)中也包含有此阅读内容信息的软件工具,以便用户接受DIP 后可以在离线状态下阅读档案信息。

  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PDE-OAIS采用多层元数据模板形式,并以“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的形式,将部分元数据元素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在每份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通过一张周期表把和它相关的所有文件串连在一起,从周期表上可以调阅其中的任一篇文件。对于一般的文件浏览或检索,系统只提供文件定稿,只有对有特许级别的用户或管理员才提供周期表和相关电子文件附件,从而便于用户对电子文件及其管理流程加以监督和控制。

  在利用中心,PDE-OAIS针对DIP信息包提供了多格式浏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的文件浏览服务器经过socket与数字档案馆应用服务器上的小服务程序进行交互,将异构数据源进行统一处理,使用户能够安全、快捷地利用不同格式的电子文件资源。简而言之,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江苏电信数字档案馆的工作流程更为科学、合理、安全,数字档案馆的功能更加完备。

  正是在勇于追求创新的思路引导下,江苏电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显著的成效,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截至2007 年6 月,江苏电信的档案系统已存有2,144,224 条目录资源库以及2,681,448 份文本资源库,档案存储容量3TB 多,系统涵盖省公司本部及直属单位、13 个地级市分公司、56 个县(市)分公司,并实现了省、市、县资源共享和计算机联网查询档案。在2005年资产评估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正如中企华评估师叶凤飞所说的:“先进科学的档案管理及档案馆与日俱进的自我完善追求,为本次评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缩短评估工作周期提供了有利条件。”

  江苏电信秉承一贯的建设理念和原则,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化和完善档案信息建设,并制定了新的建设目标:

  1.实现档案管理系统和计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闭环管理,开发计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接口和客户端离线采集模板;

  2.从服务企业需求为切入点,开发信用档案管理,拓宽档案工作方式及服务渠道 ;

  3.引入多格式浏览器(可以直接浏览、标注超过400多种不同电子档案格式的文件),解决电子文件格式类型各异以及对应的阅读软件多样化问题,解决查阅利用客户端需安装各种第三方软件版权问题;

  4.建设流媒体档案点播系统等。

  江苏电信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突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升了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安全、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手段,使企业的档案资源获得了最大效益,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在实践中充分实现了档案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国有企业档案信息化推动管理流程和理念创新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