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政府上网听取群众的喜和愁
来源:新安晚报 更新时间:2009-07-24

   “有问题找政府!”如今,群众有问题要找政府,可以足不出户,在政府网上发个帖子留个言,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相关部门出面解决问题或回答咨询。

  从市级政府到省级政府,我省陆续成立或指定了专门机构负责接待网络上的“社情民意”,网上接待社情民意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有人称这是继信访、大接访之外的群众表达民意的“第三条路线”。而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大体是哪些问题?群众对此满意不满意?网上听取民意有没有踢皮球现象?今后有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呢?

  反映的多是“小问题”

  为了重复收取的200元白蚁防治费,4月14日,池州市龙腾山庄的胡暕先生在市政府网上发帖投诉。

  胡先生说,2002年他在龙腾山庄买了一套商品房,2008年发现白蚁,请了白蚁防治所来进行处理。他们当时收费200元。后来在开发商处了解到,房屋在建设时已缴纳白蚁防治费。 “不知这样重复收费是不是违反了有关规定?该不该退呢? ”

  两个星期后,池州市建设委员会给予了答复——当时收取的200元白蚁防治费,已经上缴预算外资金管理。目前正在沟通协调,尽快将钱退给住户。

  记者浏览我省多个市的政府网站时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是身边的“小事情”。譬如,在马鞍山市,“叶雨蝈蝈”反映湖南路大转盘设置有问题,没有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建议最好安装一个摄像头。在淮北市,张女士反映后山社区有居民擅自砍伐树木,政府得管一管。

  公交车不通、路灯坏了、没有候车亭……大多数群众反映的都是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大多也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的回复。马鞍山市建设委员会表示,“谢谢您对大转盘的改造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淮北市张女士反映的问题,经过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了解,原来是树枝伸到住户的房屋里面,这户人家就砍断了树枝。

  各地接待风格不一样

  在浏览政府网时,记者看到,我省各地政府部门在接待“网络社情民意”时,风格很不一样。

  在马鞍山市,针对市民的发帖留言,相关职能部门可以跟帖回复解答问题,普通网民也可以跟帖留言,对网民提出的问题以及政府部门的回复,进行“评价”或“裁决”。

  今年3月,该市网友“世态炎凉啊”发帖投诉说,“东苑小学一年级全班罚站上课,老师的目的虽好,但教育方法实在不敢恭维! ”一天后,马鞍山市教育局给出了答复:“经花山区教育局调查,所反映的课是体育课,由于学生外出排队未按要求进行,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返回,全体学生站立进行简短教育后整队外出至操场开展体育活动。 ”

  事情至此本来就可以结束了。随后二十多位普通网友的跟帖显然超出了“世态炎凉啊”的预期。大多数网友表示:老师严格一些,即使罚站了是可以理解的。

  在淮北市,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政府部门在网上回复时,不仅给出了职能部门的具体答复,而且还贴心地给出了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以备群众进一步咨询之用。

  不过,也有一些部门只给了一个简单的公文式的答复,甚至开头连一句“您好”、“谢谢”这样的客气话都省略了。

  群众希望回复“更友好”

  方便快捷、互动及时、阳光透明,同时成本低廉,网络上表达“社情民意”不仅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如今就连安徽省政府也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频道接待网络上的“社情民意”。针对一些网民的咨询和投诉,省直各个部门不仅详细说明了办理进度或结果,还提供了相关电话号码。今年3月,省长王三运还专门给网友发了一封信,“衷心希望各位网友一如既往地为安徽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对我们工作勤监督、多支持! ”

  不过,就我省一些市政府网站进行的网上接待“社情民意”工作,一些群众在欢迎的同时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年4月30日,网民“无名”在池州政府网上发帖建议“政府回复问题要认真!”,他说,“我看了部分已回复的信息,有些部门的答复称:去和××科室联系,电话:×××××。这是回答问题的应有态度吗?我想能说清楚的事情还应明确回答,有些牵涉到政策、法律方面的问题正好可以起到一次普及知识作用。 ”

  池州市网上接待“社情民意”的承办单位——池州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如今一天网民大约发十多个帖子,“我们阳光化操作,不作屏蔽和任何修改,直接贴出来”。就群众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咨询,各个职能部门自行回复,风格难免不统一;也有部门不经常上网,回复得有些慢,或者语气上不是很周全。

  “踢皮球”现象也存在

  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部门之间也存在着“踢皮球”现象。

  今年4月10日,马鞍山一位市民发帖说,“马鞍山市是以老市区的马鞍山山体为名的。为什么不把这座山体进行很好的改造,就像佳山那样成为休闲娱乐及健身为一体的美丽景观山?请市领导和规划以及园林多部门共同商讨,把马鞍山这座山体好好利用起来,给整个园林城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当天,马鞍山市建设委员会园林处答复说:市园林处负责对雨山和佳山的管理,那儿的绿化已经完成。老市区的马鞍山,由金家庄区政府管理。请网管将此帖转金家庄区政府答复。

  一天后,此帖转给了金家庄区政府。金家庄区政府办随后又把问题还给了建委——山体规划不属我区管辖范围,请和市建委联系……

  记者留意到,部分复杂一点的咨询或投诉在经历多个部门的“踢皮球”后,就无奈地没了声音。

  “踢皮球的现象各个城市都会存在”,池州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一位人士表示,目前负责网上接待“社情民意”的部门大多数是技术部门,譬如信息中心,这些部门没有行政权限,有些事情协调起来有些麻烦。

  这位人士透露说,池州市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施行一个新做法,召集网民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网上回复情况进行一个满意度投票,通过“回复满意率”引起每一个职能部门的重视。

  需要一套标准的制度

  “网上听取群众反映我们已经搞了好几年”,池州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效果很不错。而马鞍山市的网上听取群众心声,至少可以上溯到2005年夏天。

  尽管政府网上听取民意全省各地进行了很多年,目前取得了不少成绩和好的经验,但是基本上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这当中,最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标准化的制度来保障。

  由于网上民意“不属于信访”,相对于“技术上”的问题,缺少一个标准化的制度来约束,更是当前政府网上听取民意工程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部门接到网上反映,要在几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复? ”“遇到一个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又该如何去协调,是不是有个部门去牵头?”“网上听取民意,会不会采取首问负责制? ”……

  相关人士坦陈,这些问题都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里,政府网上听取民意工程中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可能完全通过网民自下而上的监督来解决,而需要一套标准的制度来约束。(许邦荣 记者:方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