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改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安徽省 更新时间:2009-07-24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监察室 
 
 
 
    “对省发改委同志的廉洁状况,市县发改委同志最有发言权。”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胡文森在5月7日全省发改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上一语中的,要求系统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克服一些模糊认识,包括“好人”思想、畏难情绪、怕被说成多管闲事、手插得过长等等,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放手开展工作,着力提高教育、制订和执行制度、监督等三种能力,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更好地促进发改系统同志的全面发展。
    胡文森指出,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一年。全省发改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目标是努力实现“审批项目不出问题,审批项目的干部不出问题”。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从讲析案件入手抓宣传教育,努力营造重廉政讲廉洁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腐败问题在发改系统还是多发趋势,就我省来说,最近系统出了几件事,如原淮北市发改委副主任任启超违法、违纪。这些人犯错误,虽然是咎由自取,但我们从事纪检监察岗位的同志也是有责任的,身边的同事出了问题,最起码也有失教失察之过,也有失职之嫌。要对得起纪检监察这一神圣岗位。一是政策常讲。要理直气壮的讲纪检监察的政策规定,大张旗鼓宣传反腐败形势,及时组织大家学习传达上级指示、文件、会议精神,让大家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是“高压线”碰不得。二是警钟常敲。很多人都误在侥幸上、误在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上,而常敲钟、常提醒是治疗这一毛病的长效药。因此,要利用播放录像片、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开展好警示教育,特别是要善于运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系统发生的问题开展警示教育,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三是话要常谈。廉政教育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谈话,这既是同事间加强沟通的老办法,也是一种提醒帮助同志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的好办法。要充分利用提任、考核、逢年过节等重点时期,对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多打“预防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信访件查实的,要及时进行诫勉,帮助纠正错误。
    (二)从中央新增投资入手抓监督检查,确保项目不出问题。注意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在内容上,要突出国债项目、小散项目和切块下达由市县直接安排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突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廉租住房和煤矿棚户改造、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和安全饮水、江河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教育卫生和服务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项目的监督检查。二是在环节上,要加强对投资项目决策、投资计划下达、项目建设推进、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促使项目申报、审批、核准和实施全过程公开透明,以确保项目审批核准符合程序规定,资金使用投向符合上级要求。三是在方法上,要积极争取党组的支持,紧紧围绕党组中心工作,科学组织,科学实施。目前,对中央新增投资的监督检查,虽然国家和省里都有专门的检查组巡视,但是由于项目点多、线长、面广,时间又紧,人员也少,很难深入,关键还是要靠各市自己。要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监察与稽察联动机制,将对人与对项目的监察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在监督检查重点上,要突出五个方面:一促进度。督促各部门、各地方和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核内容。检查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改变建设内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的情况。三查资金。重点检查项目单位是否存在滞留、挤占、截留、挪用或转移、侵占建设资金的行为,是否将中央投资用于归还以往拖欠款等。四抓管理。检查建设项目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了审核手续,前期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的工作深度要求,是否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要求实施和管理,严肃查处随意简化程序,违规调整变更合同、围标串标等行为。五保质量。检查项目和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并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坚决杜绝质量安全隐患。通过这次检查中央投资,力争使纪检组、监察室形成对项目、资金安排的经常性监督渠道和抓手。
    (三)从推进政务公开入手抓审批程序规范,减少个人自由裁量权。市、县发改委虽然掌握本级财政资金不多,但是有项目申报权,省级发改委业务面更宽,接触面更广,无论是直接管事的,还是间接管事的,都可能是重点公关对象,要从推行政务公开入手,规范审批程序。一要构筑承办制约机制。社会上有句老话,“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处室化,处室权力个人化”。在市级发改委,科(处、室)是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权力行使的关键环节。要从制度设计上严把这一道关,对涉及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的每一项权力进行适当分置,互相制约,所有项目资金安排要实行三级审签制。二要强化“终审”制约机制。通过规划引导项目资金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权力运行规范化、透明化程度,尽量减少随意性和权力寻租。要坚持以委办公会形式决定资源分配,这虽然多了一道程序,但更是多了一道监督,减少了滥权风险;既可防止个别人、少数人说了算,也可以提高政府投资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各市发改委纪检组要积极协调,推进本单位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在处(科、室)形成初审意见,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无论多忙、无论多急、无论多敏感,应提交会议集体研究审定,并安排委纪检监察部门列席会议,参与监督。三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要推行公示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需要保密的项目外,所有项目、资金在确定之前都要按照国家有规定要求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探索、共同推动网上项目、资金申报的新路子、新方法,依托电子政务,加快推进网上项目资金申报、审批。要建立项目跟踪监督办法,从制度上加以制约。
    (四)从强化发改业务学习入手抓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纪检监察工作不是孤立的,不能就纪检监察而纪检监察,而应当把纪检监察工作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把握,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尤其是发改委的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更应当学习掌握发改部门的主要业务,这既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更是促进全委中心工作的需要。一要加强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是不同的,发改委的的主要任务、主要风险区也是不一样的。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要及时了解掌握形势、政策变化,紧紧围绕委党组的中心任务,准确分析和判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如金融危机后,国家加大投入,时间紧,项目多,资金量大,程序又减化,各市纪检组、监察室的同志要加强对中央扩内需促增长政策措施的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对编制下达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和省纪委《关于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我省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决策部署的通知》的学习。二要积极参加业务工作会议。参加业务工作会议,既是了解全委情况的便捷渠道,也是学习业务工作大好机会。省发改委主任办公会、主任碰头会、以及所有重要业务会议,都安排监察室的同志列席会议,参与监督。可能还有很多市发改委监察室的同志不能参加本委办公会,这就需要纪检组长加大工作协调力度,多向“一把手”沟通汇报争取。三要多向业务处的同志学习。这既是“精通本职业务、熟悉全处业务、了解全委业务”的需要,也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项目申报、审批和建设运行规律,抓住运行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相应制定管用制度。从事纪检监察的同志,要多学,多向业务处室的同志学习,学业务,学政策,学文件;多融,主动和业务科室的同志交朋友,增强沟通和理解;多留心,参加会议和下基层考察时要多观察,多积累。
    (五)从加强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入手抓系统联系,夯实联合防腐的基础。调查研究是系统联系的一大优势,是增强系统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载体。从全省发改系统来讲,反腐倡廉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多年来反映的一些突出顽症,需要提出更实在、更到位的对策措施。2009年系统重点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课题调研活动。具体内容,一是“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管”,二是继续做好“建立政府投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课题调研。具体方向,如政府投资责任追究问题,2008年主要是提出和分析了问题,对如何解决问题还要下大功夫。2009年将继续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各单位在调研工作中要注意拓宽视野和思路,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作,集思广益,提出真知灼见。
    胡文森强调,抓好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省纪委和国家发改委的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营造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奋力争先的良好氛围,推进发改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上,委监察室传达了省纪委监察厅派驻机构工作交流会、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办工作会议和全国发改系统纪检组长会议精神,阜阳、淮南、蚌埠市发改委纪检组长交流了工作经验,对“全省发改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征文活动”评选出的8篇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各市发改委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和部分征文获奖作者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