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宣传的信息化;即网站制作宣传推广及产品电子商务,制鞋企业已经广泛应用。二是鞋企管理的信息化;鞋企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众多的鞋企所接受。EPR等企业管理软件已经在鞋企中得到一定的普及与应用。三是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轻工业和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但是获批的《轻工业振兴规划》内容似乎显得有点虚。这个涉及行业最广泛的规划包括农副食品加工、家具、造纸、文体用品、日化、塑料、玻璃陶瓷、家电及照明、钟表眼镜、建筑装饰业、制鞋业等大约45个大小行业。正是由于该规划涉及行业过多,有分析人士担心,规划内容过虚,许多政策不能落到实处。现在,很多行业都在等待着各个行业振兴规划细则的出台,期盼在细则中能看到对于每个行业有具体帮助的充实而实际可操作的内容。作为遭受金融风暴冲击强烈的制鞋行业同样希望从将要出台的规划细则中看到制鞋产业的发展方向。制鞋行业一些意识超前人士针对轻工振兴规划细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爱玛数控科技CEO王国权先生针对振兴规划细则就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我国制鞋产业目前有五个鲜明的“软肋”:缺乏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国际营销网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爱玛数控科技CEO王国权先生说:“轻工业振兴规划细则中关于制鞋产业的相关内容应该围绕解决我国制鞋产业的五大问题展开。故此,轻工业振兴规划细则应该把推广信息化作为核心内容。他认为解决中国制鞋行业五大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制鞋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解决中国制鞋行业五大“软肋”的核心
环环相扣
中国制鞋产业的五个症结问题是纠结在一起的五个环,环环相扣,相互牵扯。首先看中国制鞋业的国际品牌的打造问题。中国的成品鞋产品习惯走价格优势的路线。低廉的劳动生产力、原材料与中国政府对于制鞋产业的一些利好的扶持政策减少了中国鞋的成本。于是,低廉的价格成为大部分中国鞋在世界市场立足的法宝。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低端廉价的鞋款无法打造国际品牌并导致了中国鞋产品出口附加值低的弊端。附加值低让中国营销网络的搭建丧失了底气。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资金投入与较高产业意识的支持,而附加值低,利润低的中国制鞋产业处在世界制鞋产业的中低端,资金与产业意识都有缺憾,信息化建设成为少数资金雄厚的制鞋企业的特例。
一个核心,三个方面
王国权先生认为解决这五个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制鞋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制鞋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宣传的信息化;即网站制作宣传推广及产品电子商务,制鞋企业已经广泛应用。二是鞋企管理的信息化;鞋企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众多的鞋企所接受。EPR等企业管理软件已经在鞋企中得到一定的普及与应用。三是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主要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而鞋企生产制造的信息化需要着力提高,这也是破解中国制鞋产业的五大难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