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晶慧
嘉 宾: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张广明
■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副局长 熊四皓
■万国数据总裁 黄伟
■EMC资深业务连续性咨询顾问 许瑀
■圆桌论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政府和各行业对信息系统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而数据中心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已步入飞速发展阶段。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高耗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现有的数据中心与国外相比,其能源综合利用效能更低,因此,怎样建设好绿色数据中心,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国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战略思考
中国经济时报:近几年来有个有趣的现象,世界各大服务商和厂商纷纷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据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数据中心费用总额是86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能源消费总额将达到115亿美元左右。目前,数据中心的基础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您认为目前数据中心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在建设中还面临哪些问题?
黄伟:数据中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能耗问题。我们过去接触了很多银行的CIO(首席信息官),我做过一个私下的调查,我问10个CIO,是否知道其所辖数据中心或IT部门的电费开支?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银行内部,电费不是CIO关注的东西,而是后勤部门、基建部门负责的。所以你问CIO电能消耗,他自然不清楚。我相信,如果拿出电费账单,他们都会很惊讶。这是目前我们感觉到的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通过对国内外数据中心现状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成长,政府和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10—15年,国内为适应IT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了大量的数据中心,而未来5—10年还将面临数据中心新的建设高峰。例如腾讯公司将在天津建一个4万平方米的数据中心。过去金融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大集中”,但目前不够用了,又开始重新规划新的数据中心了。我们认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国家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这种趋势下,探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相关问题,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张广明:目前,数据中心建设在政策环境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中心建设的技术标准滞后。目前采用的标准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建筑为基础的数据中心标准,其中没有考虑IT需求的增长,更没有关注到能耗的问题。因此,必须做出调整和更新。此外,数据中心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耗能高并间接带来较大的碳排放量。
许瑀:如今,全球重要的IT或配套设备厂商都宣布自己有绿色战略并开发了绿色技术。但这些技术大多是在某单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我认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不是仅仅突破一两个单项技术就能实现的。据说,某日本企业很有先见之明,就连数据中心的地板这样的小问题也在研究。在我们看来,机房地板是个通用的东西,但他们却在仔细研究地板用什么材料、对热量的交换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如果未来全世界数据中心的地板大多用这家日本公司的,他们就占领了一个产业高地。我认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涉及建筑设计及建筑材料、IT及其配套环境设备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的眼光看待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既能促进其本身更好更快地发展,又能带动不同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熊四皓:我认为应尽早开展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战略研究,制定绿色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建立新的管理规范。这些重要的政策环境决定着绿色数据中心未来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其次,抓紧研究建立绿色数据中心的测评和认证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推动运营服务商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政府引导
中国经济时报:发展绿色数据中心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中,政府应扮演什么角色?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
张广明:发展绿色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一是节能降耗成为全球IT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国内外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由之路;三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政府提出来的导向,从电力工业方面看更多是工业化的范畴,而IT或者通信行业,更偏向信息化的范畴。因此,绿色数据中心的示范工程不论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还是节能减排都是重要的样本。
熊四皓:我觉得应尽快制定绿色数据中心的标准。因为“绿色”和节能环保相对应,并不是达到多少就是“绿色”的,肯定得有一个指标,就像空调和冰箱那样。我们的数据中心也可以制定一个类似从1级到5级的标准。同时,可以推动评估认证体系的建设,我希望有一个认证的机制。其次,国家还要尽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有了标准和认证体系以后,我们怎么去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这里面要有相关的政策。此外,搞示范工程。等标准出来以后,可以在某个行业搞一个示范工程,让大家看一看从建设到运营到底应该怎么走。
中国经济时报:现在提起灾难恢复或建立容灾中心,人们已经不陌生了。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实施容灾还是一些大企业的事,比如银行、电信。大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连数据备份都没有,就更谈不上容灾了。究竟什么样的客户需要做容灾?
许瑀:在如今很多个人、家庭都开始考虑数据备份时,如果企业还没有数据备份,是有点不可思议。如果企业连数据备份都没有,确实谈不上容灾,毕竟本地设备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数据破坏的可能性比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些企业首先要尽快建立本地备份保护机制。另外,我认为企业无论大小都有必要进行容灾系统建设,只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容灾技术,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当然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求低的企业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如“磁带数据或光盘数据”的异址保存,这也是一种容灾保护手段,保存的地点可以是同一大楼的另一楼层或园区内另一大楼或另一城市;要求高的企业可以采用更高保护等级、投资规模更大的容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