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全面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来源:大连日报 更新时间:2009-07-24

 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市长夏德仁

  今天是我省第三个“政务公开日”。政务公开作为各级行政机关一项基本的施政制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当前我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坚实保障。

  一、坚持推进政务公开与落实“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相统一,为企业渡难关“保驾护航”

  确保政务公开贯穿于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全过程。要在重大项目决策前,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加强对投资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投资安排实施全过程监督,让每一笔投资都在监管视线之内。一方面,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管理使用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公开透明,严防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单位资质以及项目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功能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防止“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发生。

  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并公布行政职权;完善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的听证制度;统一工作标准,固化行政程序,规范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积极探索提升行政效率、规范权力运行、方便群众知情权、便于群众监督的公开载体,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建设,将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建设成为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电子政务、信息发布、行政投诉受理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发挥好政务公开在预防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让人民群众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在当前应对危机、共克时艰的时刻,必须突出政务公开预防腐败的作用。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反腐倡廉其他工作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二、坚持推进政务公开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统一,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血肉联系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我市开发了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完善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建设了市区两级政府信息查阅中心,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但是,也应该看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

  切实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交通、电信等公共企事业单位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是便民利民、化解民生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已在11个行业73家单位开展了公共服务公开承诺活动,下步还要编制发放《大连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指南》,让群众明明白白享受快捷、方便的服务。

  推进基层政务事务公开。当前,我市已在11个区市县所辖151个基层单位开展政务公开示范点创建工作,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示范点的数量和范围,重点将政务公开向基层尤其是农村推进;即将开展的“政务公开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也是推动政务公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主要举措,各级行政机关要切实组织好,务求实效。

  三、坚持推进政务公开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统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要立足发展这个根本目标。坚持推进政务公开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必须把政务公开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去筹划,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开展,努力从制度和政策上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条件和健康、稳定的投资软环境。

  要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政务公开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政府工作,依法参与管理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发挥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的作用;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行政机关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进取、务实创新,不断开创我市政务公开工作新局面,为我市实现率先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