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政府依托窗口单位搭建“阳光平台”
来源:井冈山报 更新时间:2009-07-24

 
 
    依托窗口单位,搭建“阳光服务平台”。吉州区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弘扬井冈山精神”为目标,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的职能作用,积极打造民生“四零服务”,深受群众好评。

  保障“零对接”。切实把保障民生落到实处,该区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面提高社会救助、扶助水平,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单位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日前,该区根据上级民生工程工作考核要求,及时、快速对8000余户城乡低保对象标准进行了调整。调补后,全区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达170元,人均救助金提高了28元,增幅达19.9%;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水平达66.1元,人均救助金提高了8.34元,增幅达14.4%。

  接待“零推诿”。该区积极推行作风建设监督机制,专门组织效能办的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同时,由群众对承办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纪律作风等情况进行评价,并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今年年初,63岁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周宝芳因患肝腹水要住院,可是自己无钱办理相关住院手续,区低保局的工作人员知道情况后,立即与区定点医疗单位协商,让周宝芳先住院接受治疗,采取由医院先行全额垫付医药费,其后低保局再与院方结算的方式,使周宝芳得到及时治疗。

  服务“零距离”。在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中,该区将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意识,认真落实“人性化”措施,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对特殊群体专门开通“绿色通道”,做到优先办理,对于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能解释的进行耐心细致解释;对于一些不能现场解决处理的问题,均落实到相关单位、相关人员,并尽快妥善处理。以真心、诚心、耐心和细心,接待每一位办事人员。此外,还通过开展“手拉手”、“1+1”、“帮实物,帮资金,帮就业”等活动帮助困难群众。

  工作“零差错”。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利用率,该区积极搭建规范化、数字化的网络硬件平台,以吉州区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了连接区、街道、居委会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加快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逐渐搭建起了信息丰富、功能齐全、高效科学的网络办公自动化硬件平台,逐步建立了内容详实和功能完备的资料数据库。如今,全区各部门单位系统信息交互共享,共同组成了统一的数字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人机共管、数据共享、网上运作、规范管理”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