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化之大拐点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5

 久旱逢甘霖,医改带来了卫生信息化前所未有的机会。这个沉寂太久的行业正鼓足士气,在拐点之上迎接全新考验。

  “……请5月8日乘坐NW029航班和9日乘坐3U8882航班与该患者同机的乘客速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

  5月12日,北京。一大早,2000多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用户收到了这么一条短信。此前一天,我国内地确诊了首个甲型H1N1流感病例。

  5月13日,第二个病例确诊。

  以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为主要民生诉求的新医改,赶上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开始。

  特殊的开端

  4月初,医改方案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各方关注。正当此时,甲型H1N1流感忽然暴发。作为这场阻击站的主力部门,卫生部门在疫情直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信息手段立体支撑下,及时发布各种信息,让公众心态平静,从容应对。

  这与2003年形成了巨大反差。恰恰是2003年的SARS危机,让中国卫生部门认识到,信息化的薄弱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大软肋。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猛然警醒: 卫生信息化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攻坚战。

  “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春天即将来临。”早在一年前,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计算机专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包罗便有此预言。这位在卫生信息化领域扎根近30年的老专家,见证了中国卫生信息化的整个演变。

  在中国之外,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浪潮同样汹涌。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就明确提到,将在未来5年投入500亿美元,用于建设覆盖全民的电子健康档案(eHR),以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医疗事故。

  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得中国卫生行业信息化遭受了一场突袭,彻底暴露了重大疫情信息不能互联和及时汇总的重大缺陷,那么2009年开启的医改大幕则是对卫生行业信息化的一场有准备的“手术”。接下来,卫生信息化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医疗机构、病患的信息化需求在哪; 如何来满足; 该走什么样的路?

  突破区域协同

  “301医院在这儿,堵了一大截。”出租车司机大多不爱拉这趟活儿,更愿意绕道而行。每天早上9点不到,北京五棵松桥东的常规性堵车就开始上演,前往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车辆已经把医院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为疏通交通,有关部门专门为301医院辟出两条特殊车道,大大小小的车辆塞在门口,一片嘈杂。

  幽长的走廊,大厅里黑压压的一片,有人带着被褥在座椅上沉睡正酣,有人拿着备好的午餐席地而坐,有人拽着挂号单横冲直撞……这一幅场景,让人立刻联想起了火车站。实际上,这只是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个日常场景。

  不仅仅是在北京。上海的瑞金医院、中山医院、新华医院等这些顶尖医院都是门庭若市,凌晨排队挂号的场景比比皆是。而社区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往往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这种医疗资源的失衡制约了卫生医疗制度可及性: 均等化的目标,也造就了今天广为诟病的“看病难,看病贵”。

  是不是只要将钱投入到社区,就能够让老百姓不上大医院,而去社区看病?“显然不是。老百姓所要的是真正可靠、触手可及的优质医疗资源以及信息资源。要解决这种失衡,首先要做的是合理规划医疗资源,让资源不仅仅局限在三甲医院之上,而是要有纵向、横向的融通,打通经络,一气呵成,实现共享。”李包罗说。

  共享,正是新医改给卫生行业信息化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

  目前,在北京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上海的长宁区、闵行区和闸北区,广东的江门、佛山和珠海等市,南京的江宁区,重庆的南岸区,沿海的厦门和大连,以及科技部在2007年启动的包括解放军总医院在内的4家区域医疗信息协同试点科研项目中,以“区域医疗协同”和“医联共同体”为特征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已经悄然兴起,与新医改的重大政策趋向形成鲜活的互动。

  区域医疗协同在很大意义上是在探索“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这一平台将所辖医院的信息系统链接,以就诊患者个体为蓝本,建立电子诊疗信息档案,跨医院对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共享。

  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新华医院的胸科诊室里,记者体验了上海“医联工程”下的信息交换共享集成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能够查询到患者在上海其他三甲医院的诊断结果、用药情况、出院记录以及影像资料等信息。

  “区域医疗卫生协同惠及了三方: 医院间可实现医疗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病患可以在不同医院间进行流动,政府可采集数据成为行政依据。”新华医院CIO孟丽莉一边操作一边解释道。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其实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以区域为突破点,进而实现国家层面的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管理——这是信息化支撑医改目标全面达成的基本途径。

  但是,实现区域协同只不过是完成了一次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基础设施上,跑什么内容呢?

  强攻eHR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关键部件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它是核心,是若干信息的集中点与汇总点。”李包罗这样评论。

  如果说医疗卫生信息协同给予了互联的纽带,那么居民健康档案就是纽带上的每一个结,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对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科学与规范的记录,这是一项覆盖个体从出生到临终关怀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将对人群的关注从事后救治转移到了事前防控上,从对疾病的诊治转移到对健康的关注之上,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以人为本”的核心。

  每每谈论到居民健康档案,专家们就习惯用“毒奶粉”事件进行佐证。在“毒奶粉”见诸报端之前,各家医院已经陆陆续续接纳过多个肾结石儿童。通常情况而言,肾结石不该在该年段的儿童中出现。而如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一旦该病症发病率在某一地区突然上升10倍甚至百倍,就很容易被发现,从而迅速响应,赢得救治时间。

  据悉,北京年内将选择朝阳、西城和顺义三个区率先试点,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将记录居民的基本信息、就诊和用药、检查记录等; 大型医院之间将首先联网共享居民健康档案。去大医院看病时,患者只要提供一个ID号,其家庭成员情况、病史、历次诊断等情况均可在不同医院共享。预计到2010年,电子健康档案将覆盖北京市18个区县,按照居民自愿建档的原则进一步推广。

  而在上海,通过实施医联工程,第一批23家三甲医院已经可以共享病人的电子病历; 接下来,上海将继续推进“大医联工程”和“大卫生工程”。其中正在积极酝酿的“大卫生工程”,计划在3年后,将在全市各级卫生机构之间实现全面联网和有关信息的全面共享。

  其实,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并不是有了医改方案后才开始行动的。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饶克勤就一直专注于居民健康档案规范与标准的研究,从概念模型、业务模型、信息模型三方面对其进行定义与论证。他表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可用经验的挑战。

  2007年,上海市长宁区在全区191个医疗机构、社务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进行部署,建立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2000年,大连市也建立了132万份居民健康档案。但问题随之而来,一方面,过去上门采集的信息无法激活,一度成为“死档”; 另一方面,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系统的脱节,导致了无法采集病人的诊疗信息、数据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等问题,成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一道坎。

  “居民健康档案不可一蹴而就,这将是卫生信息化一直面临的课题,但一旦破解,它将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大连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林红十感慨道。

  背 景

  卫生信息化首次被写入医改方案

  历时3年的激烈讨论和不断修改,在社会各界翘首期盼下,新医改方案尘埃落定。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个最引人关注的变化在于,《意见》把基本医疗保障定义为向全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全新地解释了基本医疗保障的性质,相应地明确和强化了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

  要让医疗保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强大的卫生信息化是最重要的基本设施之一。“医改必定是中国卫生行业信息化的分水岭。”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主任饶克勤说。

  动作非常连贯。4月7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在新医改方案中,信息化成为了“四梁八柱”中不可或缺的八柱之一。纵观卫生行业信息化30年的发展史,被 写入改革方案,提高到如此地位,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