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引领警务新变革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李俊杰 刘培河 马文秀 
 
 
    在科幻小说《哈利波特》里有一种活点地图,使用者能够看到城堡内每个人的活动情况。在现实中,山东省德州市也有了这样一种地图,只不过羊皮纸换成了超大电子屏、魔杖变成了鼠标。在这张地图上,城市的街道、楼房、交通要道,农村的胡同、院落、乡村小路,警察的驻地、警车的方位一一尽显,它与全市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多种实时查询系统以及其他众多智能操作平台一起,用信息化为“平安德州”筑起严密的外围屏障,并引领德州警务实现了新变革。采集、共享、应用———打造信息“中军帐”

    2006年10月,警用地理信息建设工作在平原县公安局龙门派出所等基层所队首批试点。社区民警和测绘人员骑上电动车、带着数码照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以“日巡五户、月访百家”为工作目标,历时三个月绘制完成了辖区47个村庄、126个单位以及所有沿街门店、小区、居民楼等平面图,并对重点及特殊部位进行标注,录入计算机系统。只要一点鼠标,辖区居民的家庭住址、住宅周围地理概貌、建筑物分布以及其年龄、职业及车辆、电话等基本情况就可一目了然。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对全市公安警用车辆的GPS定位及动态监控管理,“110”、刑警、治安、户政等主要警种综合数据库相联,各种警用信息实现即点即得。紧接着,这种做法在全市148个基层派出所全面铺开,至2007年11月,这个覆盖德州全市一万平方公里的警用地理系统在全省率先运行。

    为确保基础信息数据的鲜活、准确,德州市公安局专门研发了日常公安工作数据采录考核软件,GIS系统数据更新与全市等级化考核相结合,实行日排行、周公布、月评比。明确人人都是信息采集员,确定数据采集、录入、反馈、删除、撤销的时限和要求,确保数据完整、准确、鲜活。天网、地网、人网———摆下防控“八卦阵”

    1月5日,平原县第三中学李老师下班途中被两名骑摩托车的男青年飞车抢包,包内有一部价值1000元的手机、银行卡及数百元现金。接到报案后,值班民警迅速通过警用地理系统调出发案路段监控图像,利用电子眼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循线跟踪监控,发现其驾车到某银行自动取款机取款。民警立即通过警用车辆的GPS定位系统呼叫附近巡逻民警赶到现场,将正在取款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抓了个正着。

    目前,德州已在全市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场所和社区等设立电子眼近两万个,首批2500个已接入公安机关监控中心。同时,德州警方还率先在全省完成了“一河三圈”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建设完善治安检查站(点)14个,并将声像信号接入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监控查报,形成了纵横交错、各警种联动的卡口堵控网络。他们还建立起了网络传输平台等“七个平台”和人口信息库等“八大数据库”,建立了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30余个信息化应用系统,技防、人防、物防联合协作的“大防控”格局已在全市初步形成。据悉,2008年以来,德州刑事发案总量呈现降低的态势,其中抢劫、抢夺、盗窃三类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3%、1.8%和19%。打击、规范、服务———引领警务新变革

    信息主导警务,最直接的效果就体现在打击犯罪上。网上破案,这种以案件、现场等信息源为侦查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实现了一个人凭借一台电脑能破获千里之外的大要案的奇迹,实现了侦查破案从粗放排查型向精确制导型的转变。仅2008年至今,德州警方就通过指纹查询系统直接破获案件868起,带破案件974起,利用DNA数据库直接破获案件131起,利用网络监察系统破获网络犯罪及其他违法犯罪案件55起。近年来德州市有影响的重大恶性案件全部破获,绑架案件破获率达到100%,命案破案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同时,网上受案、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同步对民警执法办案进行全程监督,使民警个体执法行为与信息平台挂钩,确保案件办理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执法办案的影响。

    信息化警务变革带来的最大效果是实现了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目前,依托公安科技,一大批便民利民措施惠及百姓。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大发展大跨越,引领和支撑了警务运行机制变革,在执法执勤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提升公安工作效能的强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