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洪涛
孟州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展了。目前,基本完成了全市85%以上的农户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但是,由于当时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形成的都是纸质资料,这给后来的宅基地档案管理带来了隐患。
由于频繁使用,全市十一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地籍资料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损毁、掉页、字迹模糊等问题。有的只有一份,放在村里保管,多年来村干部变动频繁,交接不慎,或是征地、拆迁等部门多次查阅调用,村里未能及时收回,再加上乡所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固定,久而久之,一些宅基地资料就丢失了。由于缺少原始资料,有的村民子女成家立业、分户建房时,因老宅基地情况不详,在新批宅基地报告上,不能注明如何处置老宅基地、老房屋的去留和分割,在新办宅基地使用证时,无法查阅该户历史上领证和宅基地演变情况,给收回、注销老宅基地使用证带来不便;有的村民空闲宅基地不上交,该收回的无法收回,制约了村庄规划和空心村治理工作;还有的宅基地权属纠纷,因无据可查,不能及时解决,形成当事人双方打架、斗殴、上访、告状,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
针对这一状况,孟州市国土资源局领导从长远着手,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宅基地档案管理列入议事日程。一是采取补救措施,将一些保留在村里的档案资料立即上收,组织乡所技术人员将陈旧、破损资料进行修补,重新装订。二是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地籍档案管理,组织人员利用自身技术力量,研制开发了宅基地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为全市十一个乡所配备电脑、打印机、U盘、光盘等设备,组织各乡所技术人员,集中时间将这些地籍资料结合后来部分变更的资料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形成纸质和电子版地籍档案各一套,一目了然,便于查询。并及时完善各乡所与局机关的网络联接,实行网上查询,如今鼠标一点,全市农村各户的宅基地使用信息应运而出,即方便了群众又便于管理,使全市的地籍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