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三大工程”促进人才工作“节节高”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赣榆县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通过抓好“引才工程”、“育才工程”、“市场工程”的“三大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才环境,促进赣榆人才各项工作“节节高”。

  “引才工程”吸纳人才。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科技人才引进。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产品更新,技术研发离不开高科技人才。该县为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文件、配套办法,建立人才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进驻赣榆,扎根赣榆。县财政还专门拿出150万元设立人才专项基金,用于解决引进高层人才的特殊津贴、奖励基金和科研经费等。目前,已为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44人,本科非师范类紧缺专业技术人才247人。该县还积极借助外脑促发展,先后与国内10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智囊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该县是全省海岸类型丰富、滩涂生物种类最多的近海水域条件较好的县,适宜多品种、多模式、立体化养殖开发。为实现海水养殖业升级进位,该县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水产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国内2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为渔民聘请200名海洋专家教授当顾问。目前,通过科研攻关、新成果引进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方式,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0多项,可年增加产值4亿多元。 “苏北第一村”宋口村600多养殖户联合聘用50多名专家教授,推广多倍体对虾、斑虾等苗种繁育养殖技术,今年已成功育出红鳍豚、牙鲆等海珍品幼苗130多万尾,并辐射带动当地40多家育苗场发展工厂化养殖面积18万平方米,使海水养殖业中的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育才工程”培养人才。该县具有较好的人才教育基础,拥有4所职业教育学校,其中仅职教中心年在校生就多达8000人,年培养输送各类技能人才4000名,加上其他3所职业中学的教育培训,全县年增各类技能人才近万名。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鼓励企业以委培的方式向职教学校输送学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岗位培训;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自觉成为全县职业教育的实习基地,为职业教学提供实践帮助。该县积极联合各方资金扶持,成立职工岗位成才奖励基金,对立足岗位,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中级以上职称或者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按一定比例报销学费等;对立足岗位,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科技创新成绩的职工进行奖励;而对持有《下岗证》并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持有《特困职工证》、经核实仍处在特困线以下的特困职工及其子女进行免费培训,并协调企业优先安置就业。该县财政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免费培训,仅去年,县政府就发放劳动力培训券251万元,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8万人次,新转移劳动力1.2万人,累计23.5万人。而对于那些农村经纪人、农村致富能手等乡土人才,该县则统一纳入“人才库”,分类建档、使用。目前,全县有20多名创业型乡土人才被任命为副科级干部,有5000多位土专家、田秀才被聘为农技员、工程师、农艺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并从670多位获中级职称的农民中破格选聘了60人晋升高级职称。

  “市场工程”服务人才。为适应该县经济建设的需要,该县相关人才服务部门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服务。面临经济飞速发展,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增多的新形势,该县人才服务中心把创新服务理念作为首要任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为企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配置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完善服务内容,主动和企业人事部门对接,深入企业走访进行人才需求摸底调研,并多次组织企业到各类大中专院校宣传、推介企业人才政策和环境,招聘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近日,一次就为江苏海洋石化有限公司引进17名应届本科生;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坚持服务承诺制,简化办事程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引才开通“绿色通道”。(祁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