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电网将不断走向智能化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后特高压时代的中国电网新蓝图 
   
 
 
 
 
  本报记者 刁 萃
  
   5月23日,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郊外,绿油油的青苗在农田里排列得整整齐齐,当地的农民对于陌生来客的到访有些好奇,聚在几米开外仔细观察着围拢在特高压输电塔旁的参观人群。70多米高的输电塔是整个村庄中最显赫的建筑物,显然当地人已经适应了这个新成员的进入,离输电塔几米外的农田里,农民们正忙着侍弄自己的庄稼地,对于铁塔发出的“噼噼啪啪”的电流声视而不见。
   在特高压长治变电站,一位3年前曾到过这里参加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变电站奠基仪式的记者试图找出当年奠基的位置,寻找的结果只是徒劳,这里已经被先进的输电设备、壮观的网架所覆盖。可不要小瞧这个被农田包围的变电站,据变电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山西电网500千伏的电进来以后,通过这里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升压到1000千伏,送往省外。变压器是这里的核心设备,一组变压器的容量相当于一个葛洲坝的发电容量。根据规划,这里将有三组变压器,总容量是900万千瓦,相当于半个三峡的发电容量。
  
  输煤变输电――山西人的“小九九”
  
   今年春节期间,华中电网区域所辖的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的电力用户已经用上这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传送的来自山西的火电。
   输煤与输电之间的这笔“经济账”,山西人算得是越来越明白,相比于输煤,卖电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更大。根据测算,一吨煤外送和用于发电给山西带来的产值比为1∶4左右。首个特高压电网示范工程投运后,山西输送的电力功率可达300万千瓦,相当于一年就地消化标煤约700万吨。
   就在3个月前,山西省电力公司与山西省的16家发电企业签订了2009年山西电网1000千伏特高压送电协议。根据协议,今年将有50亿千瓦时电量通过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送往华中地区,占今年山西全年预计外送电量的1/3。为把握发展机遇,山西将进一步加快晋东南电源点规划,山西省规划,至2012年建设坑口电厂25个,并再建通往鲁湘苏三省的3条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对外输电能力增加3000万千瓦。
   “电煤价格中运输成本就占了一半,”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在5月21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如果直接在山西建坑口发电厂,就地发电,变运送煤炭为输出电力,既能缓解本来已经非常紧张的运输压力,降低电煤成本,减少长距离运输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能降低发电成本,整体上降低电价。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输电方式在能源输送中所占比重过低,“三西”地区总的能源运输中输煤和输电的比例为33?1,在电煤输送中输煤和输电比例为20?1。
   记者从5月21日召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获悉,预计至2020年,特高压及跨区电网输送功率将超过两亿千瓦,大电网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届时,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电网“四大一特”的电力发展格局将基本成型。
  
  特高压技术开始“走出去”
  
   与两年前举办的特高压国际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吸引了更多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电力公司新技术和输电部主任纳维?巴特的评价具有代表性,“这个工程确实起到了令世界关注特高压技术的示范作用,代表了目前世界输电技术的制高点。现在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对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兴趣,究其原因,部分是受了中国特高压示范工程成功运行的鼓励。”
   目前,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在会议发言中提到,“特高压输电在中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应用前景,但特高压相关国际标准还相对有限,不能满足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涵盖通用技术标准、设计标准、设备技术条件、施工验收、运行维护、试验方法、控制保护七大类的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标准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申报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139项。舒印彪告诉记者,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被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推荐,有可能被列入特高压输电方面的国际标准,其中系统电压已经被推荐为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电压。
   我国在最高运行电压选择、系统安全稳定性控制、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电磁环境指标及控制技术、主设备技术规范及工程设计规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特高压电网规划与设计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在设备研制、工程施工技术、系统调试和设备交接试验、运行及设备检修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已具备自主研制特高压交流设备,建设、调试和运行特高压电网的能力。
   舒印彪说,特高压在中国的实践发展,大大提高了国产厂商的设计制造实力,投入运行的两线三站所使用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国内特高压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后,国内的制造企业可以毫无障碍地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
   特高压工程的主要供应商――特变电工在印度750千伏工程中标约20亿元人民币的设备,特变电工集团总工程师钟俊涛告诉记者,“印度方面看重的就是我们的产品在试验示范工程中的应用。”钟俊涛说,特高压工程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帮助企业打破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而且也增强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
  
   智能电网――电网发展的未来挑战
  
   在美国启动智能电网建设,并以此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后,业界对智能电网的讨论愈见增多,中国在发展智能电网上的态度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在特高压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大会致词中提出,“在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主要环节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稳定水平、以及电网与电源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显著提高。”这是自“智能电网”概念提出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正式使用和发布这一提法。
   在随后的发言中,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室主任葛正翔透露了我国智能电网的相关建设方案。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确立了智能电网三步走的原则,第一个时间段是2009年~2010年,这个阶段被称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开展各环节的试点工作。
   “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
   对于发展智能电网,特高压是否落伍的疑问?国家电网公司的表态是,智能电网和特高压应同时并行发展,两者并不冲突。发展特高压可以适应我国远距离传输电能的需要,发展智能电网可以使电网变得更灵活,更经济,更可靠,更安全。
   “发展坚强电网,可以比喻为一个人体格坚强,发展智能电网则是让这个人更聪明。”舒印彪形象的比喻解答了人们的疑问。舒印彪进一步解释说,智能电网不会改变中国电网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不是新的电网概念,不会改变传统电网的形态,不会改变已有的电网形态,也不可能改变电力系统本身存在的基本规律和运行规律。智能电网是使传统电网和现有电网不断智能化的过程。
   但舒印彪明确表示:由于国情、发展阶段及资源分布的不同,中国的智能电网和美国的智能电网在内涵及发展的方向、重点等诸多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
   他强调:“中国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其中,具有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特征的特高压电网将成为核心环节。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能源集中分布特点所决定的。”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秘书长科瓦尔赞同中国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的态度,他认为,一张既坚强又智能的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
   葛正翔表示,中国在特高压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过程中,国家电网公司将按照开放的精神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国际标准及规范,引导并支持能源及相关产业技术和装备升级,共同推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日本海外电力调查部副部长古野敏彦表示,在智能电网的探索之路上,中国步伐始终是各国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