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通信及农村信息化总体情况
1、农村通信网络覆盖逐步完善
(1).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2007年底,全圈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9.5%。除了西藏和四川外,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村村通”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政治和礼会效益,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乍活水平、拓展电信业发展空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村村通”工程正在由行政村向自然村推进,实现电信网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全覆盖,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2).试点农村宽带建设,积累服务经验
为解决农村互联M需求,信息产业部及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选择r部分省市进行农村信息化试点,研究在乡镇和较发达行政村开展宽带上网及其他信息服务业务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并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截至2007年底,我国东、中部部分省市已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宽带”的目标,个别地方已经达到了所有行政村通宽带。农村宽带接入能力显著增加,宽带接入用户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互联网覆盖相对欠缺,需要下一步大力发展。
2、农村通信服务水平
随着农利基础通信网的技术水平和覆盖能力大大提高,我圈农村地区通信业务网发展迅速,农村通信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截止到2007年年底,据CNNIC统计,全国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689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5262万户,互联网普及率7.1%,远远低于城镇27.3%的普及率。受经济制约、消费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通信服务还处于较低水平。
3、各类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初步形成
各省农业行政丰管部门均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网站,已有81%的地级和38%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有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全国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中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的有1.7万多个,占乡镇总数的41%。许多涉农部门如国家气象局系统,管理教育培训部门如中组部等,都建立了面向农业农村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干部培训的网站平台,很多大的涉农企业或集团结合自已的业务开设了具有特色的信息服务网站,各大运营商例如中国电信推出来“信息田园”,中国移动的“农信通”、中国联通的“农业新时空”等等,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初步形成,为资源整合创造了条件。
4、应用系统开发逐步取得实施
在具备一定信息网络设施的基础上,开发了省、市、地纵向贯通的全国通用型应用系统,取得了明显效益,一些省市横向协调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使用也推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始起步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正在得到广泛认识,各涉农部门已着手信息资源的有序、深度开发和利用,为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起到了支持作用。有关涉农部门也建立了逐渐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
二、农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1、农村信息化发展机制不明确
我国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信息化建设协调难度大;管理、建设和应用三者分离,尚未形成统一的运作机制;电信普遍服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2、我国农村信息化的供给主体缺位
(1).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还没有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规划等应有的作用。
(2).农村信息站、农业协会组织、种养殖大户等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3).农民既是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源,没有积极上行信息,反馈较少。
3、信息内容丰富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信息化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信息质量离农民、农村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距离,实效性、准确性都有待提高。
4、农村信息链有待完善
农村信息链包括信息的生成、收集、分析加工、传递、接收、分发、应用、反馈等多个环节。日前传递渠道较为畅通,但前期的信息收集、加工及后期的信息分发及反馈渠道仍不完善,信息链的整合足农村信息化面临的主要任务。
5、低成本信息终端缺乏
适合农村特点的信息技术和低成本信息终端缺乏。面向农村通信的技术研发较为缺乏,农村廉价终端、应用标准、技术等相对滞后。
6、农村信息化人才短缺,农村信息服务人员数量少
一是从事农村信息化的人员少,而且多为兼职;二是素质有待提高,对信息认识不足,工作起来也是盲目性多于目标性和方向性。
三、农村通信及农村信息化需求分析
1、农村信息化需求主体分析
农村信息化需求对象也就是农村的各类行为主体,主要包括:
(1)政府、村委会;
(2)农村大户、经纪人;
(3)农业龙头企业;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5)农户;
(6)农民工;
(7)乡镇医院、农村医生;
(8)农村中小学。
2、农村信息化需求类型分析
农村信息化的需求主体是人,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的信息化需求,最终还应该分析其需求主体的要求,不同的人群信息需求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必须细分用户,找出不同人群不同的信息需求。图一为国际农村ICT要求调研,我们可以看到位于前三列的分别为:
(1)电子教育;
(2)电子医疗;
(3)电子政务。
图二为中国农村当前农民比较关心的信息需求种类调查汇兑图,农业技术、生产资料、品种信息、市场信息等4项排在最前面,显示了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还是当前农民最基本的信息需求;求医看病、教育信息紧随其后,显示了当前的中国农民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已经开始注意身体健康和子女教育乃至追求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等问题了。
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
1、发展模式
按照“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力主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
政府指导: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广泛组织各级政府、企业、相关涉农单位参与农村信息化的工作。
企业主导:企业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作为农村信息化总继承者应该主导农村信息化产业链的建设。
农户参与:发挥农户尤其是乡镇、行政村的工作人员、农技员的积极性,为农村信息化提供涉农信息资源等。
市场运作:农利市场虽然广阔,但是相比城市还处于一个不太成熟的阶段,因此必须探索市场运营模式,做到国家、农民、运营商三方多赢的局面,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管理:农村信息化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涉及各方利益,作为主导者必须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
2、发展思路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是“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面发展”,保障农民信息服务,保障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用出彩。
以点带面:由于农村信息化真正运营起来要投入广泛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能所有省市都能全面开花,因此有选择性地在部分省、市重点进行农村信息化试点。
重点突破: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在部分省、市重点推广部分业务产品,待发展模式完善后向全国推广。
分步实施:根据以下三个步骤逐步推广农村信息化,从网络设施、信息平台、建设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等入手逐渐推广信息化产品。
步骤1:逐步建设农村基础网络设施,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准备。农村信息化必然导致农村网络业务量增多,各类业务平台接入等需要增加资源。
步骤2:在已构建的全国、省(直辖市)二级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以村级虚拟网作为农户级信息平台,搭建市—县—乡镇—村—村民五级信息平台。
步骤3:调动相关各部门、各行业为农村信息化提供服务内容。同时做好专职信息员、农村刚户的培训、宣传、推广农村信息化,吸引用户。
全面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各项业务在全国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措施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对信息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利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促进资源共享,形成涉农部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共同推进的部际协作机制。建立部省办同工作机制,以省、区、市为主体,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共同支持下,充分发挥地方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务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制定农村信息化规划
规划是对未来若干年内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全面谋划,是农村信息化的指路明灯。逐步统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统一农村信息服务提供和应用。在“二元经济”的大背景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实施意见。
3、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
要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在电信资费、频率资源、码号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分配上向农村倾斜。积极推动出台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培训等部门规章。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立法进程,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提供保障。
4、探索融资体制改革
农村通信利农村信息化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要符合服务型政府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政府的主导作用、保障作用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保证政府供给;在政府供给效率不高的地方,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证农村通信与农村信息化服务良性和持续发展。当前,应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同时,应引入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和多元主体,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适合农村通信的投融资体制,是解决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国内发展政策的框架内采取行动,以便支持创造一种有助于向农村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提供必曼投资和开发新业务的环境。以下几种,融资方法的探索,将对我国农村通信网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在法律上探索通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允许国外及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市场;
(2).选择合适的区域,在农村业务市场先行向民间资本开放,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考虑开放农村市场。
5、完善涉农信息服务产业链
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构建信息服务业大行业的角度出发,推动电信运营商、设备(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转售商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加大业务创新力度,促进具有农村特色的电信业务的开发和推广,进而逐步形成、不断完善涉农信息服务产业链,打牢推进农村信息化的产业基础。
作者:刘占霞 杜广达 文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