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广东报告团东莞市专场报告会在市会议大厦举行,全国“双百”活动组委会副主任、广东报告团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胡忠作动员讲话,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著名法学家周汉华教授作了题为《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建设法治政府》的专题报告,1200名领导干部与会听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等会前会见了报告团成员。
由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双百”全国巡回演讲活动,自2006年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今年是活动常态化第一年,我省将进行5场专题报告,东莞是第三场。
网络使政府“无所不在”
打个瞌睡能丢官,抽高价烟被网民“揪出”,……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拉近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周汉华以上述实例分析了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包括从传统管理向电子政务转变,从垂直管理向扁平管理转变,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对信息资源管理能力提出新要求,能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等等。
周汉华说,传统模式是“五天八小时”制,一到周末就难办事,但电子政务成熟后,百姓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可联系上“无所不在的政府”。信息化也能化解垂直管理带来的弊端,突发事情面前,政府要及时主动披露信息。
法治建设要引入新动力
“政务公开是应对信息化挑战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越透明经济越发展。”周汉华说。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信息公开可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提升管理能力,发现腐败行为,更能提升机关监管能力。
他举了一个令很多城市头疼的问题——牛皮癣,“政府只要转变下观念,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秘招是什么?周汉华说,就是要信息公开,“久治不绝说明有供需市场,有关部门想了很多清除的办法,为什么不从源头治理呢,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多个信息布告栏,很多先进城市都这么做了。”
周汉华建言,仅靠政府推动法治建设不行,要引入新动力,以公众需要应用为中心。
公务员必须杜绝工作随意性
听完报告,刘志庚发表讲话。他说,近年来,我市相继开通了政府信息网和职能部门专门网站,对各项法律规定、有关业务申办程序、便民利民措施予以公开,但公开的数量、范围、深度、频率等与市民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弘扬法治精神,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公务员也必须依法规办事,减少和杜绝工作的随意性。
二是坚定不移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
三是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建立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总量的同时,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支出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比重,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记者 肖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