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审计越来越成为审计机关和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以及在审计信息化中产生和发展的必然
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就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这里所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指被审计单位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审计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审计越来越成为审计机关和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79年会计电算化引入我国以来,电算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较好成绩。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计算机以极高的速度处理会计数据,原来利用手工方式大量繁杂的核算工作,采用计算机通过会计软件处理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完成,会计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审计工作主要以财务会计等经济技术资料为依据,正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这一高效性,给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的优越性认识不够,相对来说审计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审计信息化工作的研究相对落后,审计的大部分工作程序仍然处于传统的手工状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查询翻阅,大量重复性计算,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通知、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文件的形成,审计人员一般还在使用笔和纸、计算器进行,既缓慢费时又容易出错,由于资料多、工作量大、审计速度慢,无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无法提高审计覆盖面,从而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因此,大力推广审计信息化,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成为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重点指出:计算机审计和审计信息管理是今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两大重点任务。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传统手工审计的区别和差异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科研院所内部审计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利用。从2003年开始,五十四研究所先后为所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配备了计算机硬件设备,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审计部门经过多次的调查与比较,选择了由北京诚创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比较先进实用、功能强大的易通审计软件。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加强了审计人员计算机辅助审计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位审计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掌握易通审计软件的原理和操作,通晓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几年来,在我所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各项专项审计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显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强大威力。在审计实践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传统手工审计相比有着可不比拟的优势。具体的区别和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对象、审计时间方面
传统手工审计: 审计对象为被审计单位纸质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原始凭证等资料。这些资料,就地审计时需要被审计单位会计部门将资料搬到审计场所,涉及到以前年度的(一般是过去形成的往来),还需要档案部门配合。如果是送达审计,上述资料提供、运递、保管则更不方便。被审计单位成本耗费大,浪费时间,无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无法提高审计覆盖面。
计算机辅助审计: 审计对象为被审计单位已经进行电子备份的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等电子数据资料。计算机辅助审计时对这些电子备份文件进行压缩,电子备份文件既可以通过软盘或移动硬盘送达,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送达,还可以将备份文件存于网络服务器中,通过网络调入审计部门,由审计部门利用计算机在办公室进行辅助审计。这样,审计地点可以实现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结合,审计资料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在就地审计时,一般只审查审计记录中涉及的原始凭证,以确定问题的真实性。这样,提高了审计效率,节约了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特别是减少了就地审计的时间。
2、审计内容方面
传统手工审计: 审计纸质的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资料多、工作量大、审计速度慢。
计算机辅助审计: 审计电子化的会计报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记账凭证、审计科目余额表(明细)、审计分析存在问题的科目,审计怀疑存在问题的会计分录所在的记账凭证、审计认为存在问题的会计凭证的原始凭证。分析审计找疑点涉及的资料少,工作效率高,审计速度快。
3、审计记录和计算方面
手工审计: 在审计工作中,当注意到违规违纪问题或调查事项要做记录。审计人员使用笔和纸来进行,既缓慢费时又容易出错。大量重复性计算,审计人员要借助算盘和计算器进行,虽然也能提高计算速度,但是,它必须在手工直接操作下才能完成计算,其中每一步运算都要提供给数据资料和决定什么样的操作,这种操作把人严重地束缚在繁重的运算过程中,往往容易使人在疲劳中产生差错。
计算机辅助审计: 注意到违规违纪问题或调查事项,用计算机记录,计算机的存储器有足够的容量保存各种审计信息,审计记录可一次记一条,也可一次记录多条,并可标明发现问题的文字描述。计算机记录时,记录了每笔分录的全部内容如记账日期、凭证种类、凭证编号、记账科目、对应科目、摘要的全部内容、借贷金额、制证人、审核人、审计时间、审计人。当计算机运行时,审计信息被加载到存储器中并被存储起来,而后在需要时,可以迅速、准确地调出,并可按设定项目排序、筛选,打印,为整理审计底稿提供了极大方便。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可对不连续或分散的信息单元进行运算,完全按照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运行,计算机由于速度快、精度高,审计过程中大量的分析、计算等,都可方便地用计算机完成。另外,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功能,能够对审计所进行的每一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保持了审计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4、审计方法、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审计范围、审计风险方面
手工审计:
(1)审计中要了解掌握总账科目余额、明细账科目余额,需要逐页翻找记录、计算核对。
(2)审计科目内容时,几本明细账来回使用,很不方便。
(3)注意到违规违纪问题或调查事项,动手做记录,工作量很大。如果项目记录不全,在整理审计底稿时就会产生不少困难,如果到那时发现有些细节问题尚未掌握,若再返回去查找又会很麻烦。
(4)查找同类型问题,需一页一页翻找,一笔一笔手工记录,再细心也难免有遗漏。
(5)知道某一业务事项的部分内容,如金额多少或业务内容,在整套账簿中查找如大海捞针。
(6)审计组中几个人员审一套账,我看报表、总账,你看明细账,他看凭证,审查中要看别人审查的资料,相互牵扯,很不方便,并且互相影响很大。
(7)某一笔挂账往来,涉及到以前年度,查看以前年度账簿很不方便,要从档案室中调档查阅,如果管理人员当时在场要履行必办的手续,如管理人员不在查阅就无法进行。
(8)就地审计结束,回去整理审计报告,文字描述时、或相联其他事项时,才发现还有些细节不掌握,再去查一般不可能,电话查询被审计单位会给你打马虎眼,这样有些问题只能不了了之,或报告中简单描述之。
计算机辅助审计:
(1)审计中通过科目审核,打印科目余额表,就可了解掌握一级科目、明细科目余额,可以很方便地与报表和账簿核对。
(2)审计科目账簿时,所有一级科目及二、三、四、五级科目账簿数据都在计算机内,审计人员想审核哪个科目就能审核哪个科目,很方便。
(3)注意到违规违纪问题或调查事项,再也不用手写做记录,计算机即可进行,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审计效率,而且记录项目齐全,为整理审计底稿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4)查找同类型问题,可通过筛选,一个不漏的查出,并不管多少笔,计算机都可一次全部记录。
(5)知道某一业务事项的部分内容,如金额多少或业务内容,在整套账簿中输入查找条件,马上就可找出类似记录,供进一步确认。
(6)审计组中几个人员审一套账,不再是我看报表、总账,你看明细账,他看凭证。而是我审查资产、你审查负债及权益、他审查损益,每人一台计算机,拥有全套账簿的数据,大家可以通过所有科目、所有凭证来审核有关联的会计事项。
(7)计算机可通过设多个子目录,调入某一单位多年的账簿、凭证备份,甚至多个单位多年的数据,审计中涉及一个单位不同年度或相关单位不同年度的事项,马上进入相关账簿查看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扩大了审计范围。
(8)就地审计结束,离开被审计单位,整理审计底稿或审计报告时,如发现有不明了的事项,马上可通过计算机进入相关被审计单位数据中查明。提高了审计质量,降低了审计风险。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信息化的开展运用
结合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如何更好地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笔者谈以下几点体会、认识和建议:
1、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技能培训
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传统手工审计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任何先进的手段和技术,都是由人来掌握和控制的。因此,在审计信息化中要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需要每一位审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系统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加复杂,审计人员仅靠原有知识和技能将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必须的财务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据及审计依据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审计人员应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应加强对审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除一般文字处理、制表软件的操作外,应着重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包括利用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EXCEL和审计软件辅助审计技术方法,并逐步适时地加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问题、有关控制及其审计等内容。
2、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计算机审计软件
信息化审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审计,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和实用性,做好软件的开发优化工作。软件开发人员必须深入审计工作第一线,审计软件的分析设计要有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参加。例如,我们在使用北京诚创易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易通审计软件时,与公司的软件设计开发人员多次进行沟通,不断改进,使审计软件越来越有利于审计实际。我国现有的审计软件还属在使用和改进过程中,笔者认为,只有加强使用者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才能使用户把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及时反映给开发者,开发者广泛地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更好地
3、促进信息集合,形成资源共享
目前,审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占有并且能够共享的有效信息不足。一方面是信息不完整,不能对审计决策、审计实施形成有力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是共享性差,有限的信息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对分散的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可以参考和借鉴国外的做法,将被审计单位中的重要部门如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系统互相联结成大型的计算机网络,审计部门可以把自己的计算机终端也联到这些大型计算机网络上。时时进行审计监督,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包括宏观经济、法律法规、审计对象以及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审计结果和审计专家经验等信息。另一方面要依靠有效的网络,分层次地形成信息共享,在此平台基础上,计划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审计成果的运用等方便有效地展开,以提高审计效率。
总结出审计的算法模型,使审计软件不断优化提高,真正成为有效的审计工具。要立足于从较高的层次上组织开发和建立审计实施系统,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水平开发。在“用”上下功夫,审计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各自的业务,完善和运用好已开发的审计实施系统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