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的出炉,又将给医院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疗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病历,优化了整个业务流程,而这就是最大的‘以病人为中心’。”北京顺义区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金福对记者介绍。
大 | 中 | 小
信息化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医疗卫生行业改革。而新医改方案的公布,信息化成为八大保障体系之一,则是标志着信息化将在这一巨大的推动力下,进入更加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医院药品、器材管理的混乱,患者信息的无法互通,各种管理上的弊端,是信息化手段首要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信息化管理是怎么结束这样的无序局面,新医改方案的出炉,又将给医院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疗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病历,优化了整个业务流程,而这就是最大的‘以病人为中心’。”北京顺义区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金福对记者介绍。
实现病历无纸化
北京市顺义医院成立于1947年3月, 是一家二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坐落在首都机场东侧。直接服务于顺义区56万人口和20多万流动人口。在医院里实行电子病历,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行医疗信息化三年多以来,顺义区医院已经实现了临床、门诊的病历共享,不仅为病人就医提供了方便,也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医生通过电脑,可以查询到病人的入院、检验、手术情况等信息。“从2004年开始的历史就诊信息都在系统上可以查询到。”李金福说。在顺义医院,已经实现了病历和单据的无纸化。来医院就诊的病人,通过“门诊一卡通”,每次就医时,不需要携带资料,拥有一卡通,就可以就诊。通过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医生可以对患者的就诊记录、健康状况准确掌握。而这无疑对医院的管理和就诊都造成了极大的便利。从门诊开始,患者减少了等待时间,避免了额外的就诊环节,保证了病历的安全,防止遗失。
有了全称电子化的诊疗系统,顺义医院也能杜绝医生的“人情单”,梳理起顺畅、规范的管理系统。
“下一步,我们致力于将医保报销、身份证明等和一卡通结合,实现整个就医流程的信息化。”李金福说。
顺义医院不仅建立了完整的电子病历,并以此为中心,带动了整个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完善。
在采访中,李金福还特意提到了东软为顺义医院实施的PACS(影像传输)系统。在数字化医院建设所需要的信息系统中,PACS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顺义医院,PACS也为信息资源共享、远程影像交流、优化工作流程做出了贡献。通过无线网络,医生和患者都不用奔走于数个科室之间,就可以查看各种检查影像,这样,电子病历不仅能记载纸质病历的全部文字内容,而且可以再现CT、MRI等影像图片和声像动态等。
李金福介绍说,医院的HIS和PACS的集成连接,将医院的物流、材料、药品等都纳入了信息化管理流程。保证药品从入库到出库,流向清晰,保障每一粒药都用在病人身上。同时,实现了经济管理与核算的可控性。
信息化的作用就是使管理变得可控透明,节约高效。而这,都在顺义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中得到了证明。从中最大的受益者,自然还是病人。“我认为,这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集中体现。”李金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