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为吸取成都公交燃烧事件的教训,中山市公共汽车公司开展了营运车辆着火应急演练。该公司表示,每季度都将进行应急演练,对新上岗的员工也都要进行为期一星期的安全培训。(6月1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成都公交燃烧惨剧震惊全国,随后几日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因公交车轻微故障而导致的乘客慌乱撤离事件,加强营运企业服务人员、乘客的安全演练,提升其安全意识、提高快速反应和救援能力,对于公共交通资源普遍不足的各大中城市而言,显得极为迫切。据此,中山市的应急演练,可谓未雨绸缪,值得肯定。
需要提醒的是,公共交通工具上出现的突发安全事故,只是社会安全问题的一个层面。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制定统一规划,建立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指数系统,科学统筹,并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专项演练等形式,优化社会安全教育。
我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公交资源不足问题,有网友指出,公交监管者(主管部门)、营运管理者(公交公司)都是不坐公交的,缺乏对公交拥堵痛苦度的真切感知,自然很难站在乘客的角度做好有关工作。
因此,成都公交燃烧事件的教训和启示是,除了加强有关安全演练之外,还有必要从提高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疏运能力的角度入手。笔者建议,首先,要加强营运服务水平、客流走向、行车线路和站点设置、公交发车频率等情况的一线调查,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其次,政府应加大投入,以购买环保公交车型补贴等形式激励公共交通营运企业加强运力配置,并督促相关企业做好现有车辆的保养、安全性改装;第三,大力提高公交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做好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客流监控,备齐应急运力应对激增客流、尽量减少过分拥挤的公交班次,规避类似事故。郑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