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09-07-24

 武汉6月11日电(记者蔺玉红 郑北鹰)“我国工商系统已经实现了从总局机关到基层工商所的五级网络贯通,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工商系统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今天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

   
  周伯华说,近年来,我国工商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全国工商系统加强了以局域网、公共服务网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专网为主要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工商系统信息化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基础网络环境。另外,从最初使用计算机打印营业执照到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基本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主要工作的信息化。目前,大部分省级工商局正在致力于涵盖各类市场主体登记、监管、执法等内容的综合业务系统建设,信息化应用正在从单项独立应用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新阶段。同时,通过总局和省级工商局两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了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互动工作机制的建立。截至2009年5月底,国家工商总局通过联网共拥有940.8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和375.1万户吊销企业的基本信息。

    周伯华在会上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商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工商业务的融合,力争用3-5年时间,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形成全系统协同建设、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比较完备的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加快工商信息化一体化步伐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化网络体系,优化网络结构和提高网络性能;进一步完善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内部管理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和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技能培训,建设一支既熟悉工商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周伯华再三强调,要充分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坚持全员参与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同时将加大对基层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向工商所倾斜。从现在开始到2011年底,各地要争取用2年半时间,实现工商所工作人员一人一台计算机,工商所配备1名兼职或者专职信息员,对所有工商所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目标,切实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在促进信息资源在本系统以及与其他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方面,周伯华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思路:

    1、各地主要业务应用系统原则上将由省级工商局统一开发建设,其他地方局在省级局统一的技术框架内可以建设相关的配套辅助性应用系统,或者在省级工商局的指导下开发建设有关业务创新试点工作。

    2、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整合。以国家工商总局政府网站和省级工商局政府网站为基础,加快整合工商系统政府网站,加强资源共享、协同共建和整体联动,完善工商系统政府网站体系,逐步建立工商系统公共服务门户。

    3、积极探索通过总局政府网站提供统一的网络入口,链接地方工商局网上办事系统,实现远程跨区域的服务申请和业务办理,进一步提高网上办事能力。

    4、加快推进网上工商业务开展,力争到2012年能够全面提供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申诉投诉举报等的在线申请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

    5、利用密码技术支持电子政务向纵深发展,真正在网上完成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事务,积极探索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监管,规范网络商品交易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今年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国家工商总局、省级工商局两级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此整合工商系统各类信息资源,满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执法办案信息、信用信息、警示信息等信息资源的联网共享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