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办人民网留言不如做强政府网站
来源:新华报业网 更新时间:2009-07-24

 
 
      6月5日,河南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人民网网友留言交办工作会议,全省18个省辖市和44个省直部门领走了4210条人民网网友留言,启动网友留言集中办理工作。(6月12日人民日报)

      河南省此举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清新政风,释放出政府积极应对网络民意和主动接受监督的讯息,折射出政府应对民意的自信。但是,只对人民网的留言作出交办,其他网站和其他网络平台的呢?

     此次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集中办理人民网网民给省委书记省长留言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网友反映问题进行属地管理,不得推诿扯皮,要“谁办理、谁负责”,做到“交必办、办必果、果必复”,显而易见,专门为办理人民网留言而发文件,很大程度上是朝着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网站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而来的。客观的说,人民网上的留言不一定是最“威猛”的,最有交办价值的,而其他网站上的留言不一定其交办、专办价值在人民网之下。因为互联网上各种意见纵横捭阖,没有圈养的网民。
 
      选择性交办还有做秀之嫌。应该看到,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形式主义又有了新的“变种”,走向了“电子形式主义”——政府和部门有网站,有信箱,有回复,就是不落实。有的政府网站只有例行公事的回复,综合部门不综合,办事人员不办事,负责受理群众电子邮件的机构成了“不管办”,群众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回复中不能充当群众的“办事指南”,只能做一个电子程序设置的“收发室”。这样一来,当政府网站和信箱成了聋子耳朵之时,其他非当地政府网站上的相关留言就会几何级数的增多,甚至多到了一时无法作出一一回复和交办的程度。而网民们选择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级媒体的权威网站,大多也是事出有因的。如果真有“交必办、办必果、果必复”的信心和决心,不如先从最基础的做起,打造好每一级政府网站,官员定期与网民互动,让网民们在家门口的网站发牢骚、说怪话、提建议,省得让领导操作,一次性将人民网累积三年的留言全交办了。

       选择性交办意义不大,还容易滋生“电子形式主义”,人民网的留言一次性处理了,以后咋办?如果一位河南农民06年在人民网给书记省长留言请求帮助解决卖白菜难的问题,现在该如何交办?   梁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