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让档案资源走向“社会化”
来源:巢湖日报 更新时间:2009-07-24


  近年来,居巢区档案馆全面加强基础业务建设,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建设上日益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1997年,被省档案局审核批准为安徽省一级档案馆;2003年,被省档案局重新认定为省一级档案馆;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同时,多次被评为“政风评议满意单位”。

  为最大限度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该馆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近3年来,先后接收16个门类专业(专门)档案79496卷(册)进馆。馆藏档案中文书档案与专业(专门)档案比例由原来的8∶1变成了现在的1∶2.4,馆藏结构日趋合理。及时做好企业改制、区划调整、机构改革中档案接收工作,对全区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实行跟踪接收。同时,加大了档案征集力度,先后征集清朝、民国及建国初期土地房产卖(买、典)契约214卷10125件和张治中夫人张洪希厚买地扩建黄麓师范契约等一大批珍贵档案资料。在该区企业改制中,该馆积极主动地做好改制企业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为随后前来调阅档案的众多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调阅改制企业档案13000多卷,出具档案证明10000多张。

  在不断丰富档案资源的同时,该馆着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2003年,该馆开通局域网,投入使用,现已完成档案资料案卷级目录数据库,文件级目录录入64多万条;建立了照片档案和珍贵、重要及利用频繁纸质档案、民生档案全文数据库,已完成2万多页;建立了婚姻登记档案、独生子女光荣证档案、林业“三定”档案等多种涉及民生的专题档案目录数据库,数据库数据能随机调出。

  2008年,该馆被区政府指定为政府信息公开查询场所后,共收集区委、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共62个单位自1999年至2007年文件1222件,并及时做好目录编制、汇集等基础业务工作,扩大现行文件收集、利用范围。建立了文件档案查阅服务中心,配备了电子显示屏、触摸指示屏、扫描仪、计算机、复印机、监控等设施设备和专门的接待人员,做到现行文件及时收集和公布,查阅方便快捷。

  做好档案开放利用“文章”,使之“活”起来。该馆结合馆藏实际,陆续编写了一些编研材料,供社会各界利用。目前,共编写了编研资料28种、170万字。同时,全面完成了馆藏1978年以前满30年档案的划控工作,开放档案5757卷。原槐林农机厂职工宋帮志在企业倒闭后,没有生活来源。去年,对照国家政策,宋帮志想办理养老保险,但是需要提供证明自己是在册职工的材料。在多方查阅单位档案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他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区档案馆查阅。馆内工作人员经过耐心细致的查找,为他办理养老保险提供了有力证据。据统计,2007年以来,该馆就接待调阅者6000多人(次),调阅档案近20000卷,制发档案证明28000多张(页),解决了调阅利用者一个又一个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