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推动物流集约化 IT服务呼唤定制细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戴定一
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信息化息息相关。以构建现代物流业为抓手,推动中国的制造服务业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物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物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希望在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物流产业的升级;以构建现代物流业为抓手,推动中国的制造服务业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信息化息息相关。为此,本报记者就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物流行业的升级之道等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
中国物流信息化处于初级阶段
记者:您认为在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中,信息化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戴定一:现代物流业是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国外的现代物流业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几年发展比较快,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得相对宽松,各个国家都大力发展经济。第二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的跨国公司,资源高度分散,需要进行跨国的资源整合与管理。第三是科技发展的原因。互联网技术、IT技术迅速发展,为跨国公司的远距离整合、高效管理提供了支撑。中国的物流业是在改革开放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记者:中国物流业的信息化状况如何?信息化发展处于哪个阶段?与国外相比有什么差距?
戴定一:信息技术曾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对不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我国把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大体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本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原来的业务通过信息系统完成,解决的是规范化和透明化的问题,把过去已经规定好的制度固化在信息系统中,效果立竿见影。这个阶段的应用层次比较低,但无法绕过去,需要买设备、建网络、培训人才。
第二阶段,整合优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解决流程的优化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也是物流业发展本应体现的宗旨。物流业的信息化通过数据分析,使决策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提高了科学性;通过改变流程,包括解决方案,提高了效益;用系统优化和整合的方法降低了总成本。
第三阶段,服务创新阶段。当服务、业务需要创新的时候,没有信息系统根本无法支撑。现在很多生产企业都开始进行订单生产,按订单组织采购、生产、物流、配送,这需要有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接受订单、处理采购、组织生产和物流配送。这时的物流系统就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中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处于第一阶段,少部分处于第二阶段,只有很少的企业进入了第三阶段。
记者:物流业信息化都包含什么环节?哪些环节还比较薄弱?
戴定一:一是企业信息化,其目标就是让企业及各个客户包括制造业、商贸业、建筑业、农业等实现信息化。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中远物流、中外运、中海物流等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大量中小企业还谈不上信息化,他们的信息化需要政府、行业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对于物流业来说非常重要,物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才能带来更大的效益。在这个领域,由于条块分割和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企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推进信息化时阻力很大。另外,我国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认识有误区,把平台理解为就是集中管理、集中存储。
现在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面临两难局面:如果这些平台有政府背景就较难互联互通,但如果没有政府推动,各种资本就不敢进入。所以我们需要不改变管理格局和管理属性的平台技术、模式、体制机制。
第三是政府监管信息化。物流流程中有很多环节涉及政府监管,比如车辆监管、集装箱监管、氧气瓶监管等物流装备的监管。有很多监管平台应该由政府建好,并向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目前有的平台建设得不错,但有的平台受到过多人为干预,出现了执法不规范、任意罚款等现象。另外,政府基础监管信息的不开放也使民间促进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比如建一个公路运输信息平台,需要对加入平台的会员的资质、车辆登记和驾驶员执照情况等进行核实,这就需要获得政府监管的相关信息。
物流领域信息化涉及的技术很多,主要有四类:一是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等。二是移动通信技术。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环境各种各样,因此布网技术要方便好用。三是物流终端技术。能够根据需要集成各种物流功能模块的3G手机是发展方向。四是平台技术。
中国物流业信息化需求很大,但是物流企业目前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集约化的整合。中小物流企业整合之后,才会有比较明确的信息化需求。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难推进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资金;二是他们不是发展起来就是被淘汰,所以不会对没有标准的信息化技术投钱。
集约化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记者:《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在推动建立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戴定一:任何一个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都取决于这个产业的成熟度,也就是集约化程度。如果这个产业的龙头企业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会对上下游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将起到制定行业规则、游戏规则、标准的作用。这个作用是政府无法替代的,因为政府即便是颁布了法令,也可能由于行政成本过高而无法落实。物流行业要想推动标准化和规范化,就要提高集约化的程度,促进行业整合。
目前,我国的航空业高度整合,标准已经与国际接轨,而我国的公路运输业落后且分散。与航空业相比,公路运输业的信息化程度差距很大。我们要帮助公路运输业形成几大运输网络,把司机、货代企业整合起来,用一套游戏规则约束起来,然后才可以用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固化起来。我认为制定标准不能离开产业的集约化进程,集约化进程不可能仅仅通过技术完成,但是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快产业的整合、集约化。我希望政府能做这件事情。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是个抓手,一方面能促进网络的建设,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以政府投资的方式研发一些低成本的甚至是免费的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由政府出资让中小企业免费使用。如果企业都使用这个系统,将实现统一的标准,格式、单证等无需转换,这样也能促进产业整合和产业的标准化。
RFID技术应以遵循需求为导向
记者:物流信息化水平与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相辅相成、相互推动。您认为中国物流装备应用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在哪里?中国应该如何利用巨大的市场来推动物流应用技术的发展?
戴定一:RFID是物流信息技术中最有前景的一个技术,所以有关部门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科技的部分高度概括为RFID的应用,要抓的事情就是RFID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在每一个物品上加装RFID标签或其他类型的标识,形成全国统一的标识,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推动起来比较难。我们一直在推动条形码的应用,但目前并非所有的商品都加装了条形码。标识在产品生产环节加装,物流企业将是受益方。生产环节加装了标识会对后续的物流、销售、管理、运输跟踪带来很大方便,但是物流业不可能让所有生产企业加装RFID标签,因为它还不像沃尔玛那样强势和具有影响力。所以我们现在积极鼓励RFID在物流业中的应用,但绝对不能依赖,所以我不赞成很多课题、项目定位为“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平台”,基于RFID不现实,目前只能是兼容RFID。
现在RFID标签还不是主流识别标签,其在物流界的应用是加装在托盘、集装箱、车辆上,通过它们来了解货物的状况。当然还可以通过传感技术对温度、湿度等进行数据采集,以满足物流业动态管理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车辆、托盘用RFID标签。现在有几个部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交通运输部及一些省市,比如广东、重庆等也在通过一些项目推动这一工作,我们则希望通过托盘加装RFID标签并促进托盘租赁这样的商业模式进行推动。在国外,很多企业的托盘不是买的而是租的,循环使用,这样价格就比较低,而且托盘上的标签是可以跟踪的。这样做无论是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还是对物流业信息化都有好处。
呼唤定制化细分化专业化IT服务
记者:目前物流业要发展的应用技术很多,包括物流管理软件、识别技术、跟踪技术、定位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您认为哪些是重点?如何推进?目前国内IT企业和国外IT企业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有哪些差别?
戴定一:目前中国物流业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是透明化、规范化、管理上的“跑冒滴漏”问题。我国物流业信息化要让所有物品都可以被识别,所有的单证都电子化,所有环节都能有信息被记录下来,下一步再考虑如何优化、智能化和整合。
目前我国物流业所用的产品还是国内企业提供得比较多,除了高端服务器、高端网络设备采用国外的产品之外,一般PC机、扫描终端、应用软件,基本上国内企业都可以提供。中远物流等大型企业会购买IBM、甲骨文、SAP等企业的高端物流应用软件,再进行二次开发,中小物流企业的需求本地软件企业就可以满足。
物流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标准服务。二是专业化服务,即专业的定制化服务。这类服务的特征是以解决方案为核心,不以流程的具体操作为核心,只提供整合、分享控制和解决方案,要求达到双赢的效果,这也是未来物流服务发展的方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把物流业振兴与其他几大产业振兴结合起来,要用物流技术和服务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国家希望用服务业去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如何利用物流业促进农业、商贸业、制造业的发展非常关键。对于想帮助物流业发展的IT企业,他们需要进入汽车、钢铁等行业中,提供专业的钢铁物流、汽车物流、食品物流等解决方案。而现在真正懂汽车物流、钢铁物流的人才不在物流企业中,而在钢铁、汽车、食品等企业中。所以IT企业要做到深入化、细分化和专业化,这部分的需求很大,利润也很高,是IT服务提供商应该重点投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