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新高地
来源:巴中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新高地 

 
  张开荣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性科技革命,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影响更加深远。近日,市委书记李仲彬在巴中日报《很多网站“打瞌睡”,封闭落后该猛醒》一文上批示:“我们一定要学习网络,掌握网络,不断提高现代化领导能力和行政水平。”这不仅是对我市现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更是对未来几年巴中大交通形成后,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深化行政效能建设,推动巴中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远谋划。

  一、应用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网络传播,使我们受益匪浅。在领导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高速公路”已建成开通。我市电子政务外网核心平台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它标志着我市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的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已建成。目前,稳定运行六大系统:①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②网上办公系统(它承担着市、县(区)乡(镇)政府机关网上办公及公文、资料交换传输任务和视频应用)。③全国审计专网系统。④使用国际互联网系统(含远程登录电子政务外网平台)。⑤网上行政审批系统。⑥资源存储共享系统。

  ——互联网资源得到共享。国际互联网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传统的ADSL传输方式已逐步被光纤传输替代,使广大用户使用更加快捷,并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网站建设全面推进。乡(镇)以上机关、单位大都在国际互联网上建成了网站,对展示自身形象,宣传巴中,发布政务信息、实施政务公开、网民互动、办事指南、服务公众,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部门业务专网相继开通。我市对业已存在“十二金网”相继建成开通,在用信息技术管办业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应用水平较低。一是信息技术人才极少且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30%左右的干部不会使用计算机,有40%左右的干部没有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二是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网络设备、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有些单位仍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导致大量信息资源闲置浪费。三是尚有部分边远乡镇和极个别单位未使用计算机。

  (二)资金投入不足。我市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经费严重短缺,大部分机关、单位都没有专门的预算,主要靠业务费来支撑,这就成为制约我市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的“瓶颈”。一是由于一些单位配置的计算机数量不足,致使将国际互联网、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和电子政务外网并列在一台计算机上切换使用。二是有些单位的计算机是几年前的低配置产品,纯属摆设。三是一些部门的业务专网设备老化,运行时断时续,基本上无使用价值。四是有些部门(单位)的网站服务器配置低,速度慢,而且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备,已成危险网站。五是有些部门的网站机房没有配置UPS电源,正常运行得不到保障,经常出现“死链”。

  (三)多网并存,造成有限资源浪费。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86]18号)文件早就指出:“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行重新铺设独立线路和组成骨干网”,要逐步整合业已存在的专用传输网。国家发改(2008)2544号文件规定,该类业务系统今后必须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运行。但我市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按统一的规范和部署执行,各自为阵,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部门专网建设耗资大,效率低,既浪费财力,也浪费有限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传输资源。

  (四)网站重建轻管。目前,我市各级各部门已建成的网站(页)达600多个,但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未能充分发挥应用功能和作用,一些网站已成为闲置的“瞌睡”网站。甚至有些单位的网站后台数据不知托管在哪里,这是非常危险的。我省有一个县政府网站的后台数据被不法分子盗用后,被链接到一个叫“亚娃美图”的色情网站,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信息化工作是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变革,涉及到人、财、物力的投入,涉及到多方协调和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科学应用。一是尽快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行政效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设立信息技术小组(可聘请专家、教授作顾问)。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我市中、长、短期信息技术应用、建设规划,并出台切合实际的技术应用指导方案,使科学发展观在这一领域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提高。网络技术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大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应用也迫切需要专业人才向全民普及。一是要将从事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送出去培训、提高。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普及。每年要以市级部门和县(区)为单位,有针对性的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两次以上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市公安局决定对全市公安干警实行计算机基本技能应用人人过关,否则,就待岗学习。三是从大专院校选聘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充实机关,当好普及信息化技术的排头兵。四是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家、教授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讲座,形成一个人人学技术,个个用网络的良好氛围,通过2-3年的努力,使我市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营建一个坚实的信息化技术平台。

  (三)进一步整合网站资源,充分发挥效能作用。各级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和所属各部门网站统称为政府系统网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各级人民政府办公室是政府系统网站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责,要纳入目标考评和问责范围。要把政府系统网站作为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的主渠道,为企业和老百姓提供政务服务的主渠道,为公民表达意见、需求,作为政民互动的主渠道。一是要进一步整合。市、县(区)级部门原则上应将那些信息资源少、行同虚设的网站予以整合,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办好一个部门的综合性网站,各所属机关、单位可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在综合网站设置栏目或使用二级域名链接。各乡(镇)原则上在县(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一个网页或使用二级域名链接即可。这样可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避免浪费。二是各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应将所属政府系统网站域名和后台数据纳入统一管理,对已遗弃的网站域名要立即清理、注销。三是市、县(区)政府门户网站要尽快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实现与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接,把政府行政效能置于广大公众的监督之下,努力打造阳光、效能政府。

  (四)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建设效能政府中的应用。电子政务外网是从中央政府到乡(镇)政府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它是我们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一是各部门业务专网要按省政府川办发[2009]24号文件的要求,尽快实现与巴中市电子政务外网核心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的网上办证大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中的积极作用,为解决审批限时办结制开通一条绿色“高速通道”。二是各部门新建设的业务系统专网必须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传输,不得另行铺设独立电路。三是尽快推行机关、单位通过巴中市电子政务外网使用国际互联网,有效节约信息传输资源。四是逐步推进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要充分利用“天网工程”和GPS系统,采用一点多用,充分发挥其应用效率,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

  (作者系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