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99年推行政府上网工程到200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以来,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投资的效益长期处于无法有效评估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粗放式发展的迹象。在政府信息日趋公开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建设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还会影响到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率,影响到政府效能建设,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估,才能确保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
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更加明确指出:“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然而现实中许多省市推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未达到既定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许多省市在这个过程中走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政务网站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目前,政务网站的绩效评估已经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很多人误认为政务网站的评估就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家对于电子政务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专家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主要应从四个层次进行,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系统绩效、综合绩效、发展水平四个模块(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政务网站绩效评估应该是电子政务系统评估的一个具体应用。
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取决于该地区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综合绩效情况,而各部门综合绩效情况主要取决于其部门内电子政务系统绩效情况,而系统绩效情况又取决于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绩效和运维项目绩效。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是以建设项目开始,所以从项目开始、从建设源头抓好电子政务的绩效;一个或多个建设项目构成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系统是电子政务的基本单元;多个系统完成一个部门的核心业务处理,实现政府部门的业务信息化;一个区域各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决定了该区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而根据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情况,可指导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规划和布局,实现电子政务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