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信息化淬砺之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马钢变得更加自信 8月11日中午,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南西路上的马鞍山钢铁集团(以下简称马钢)第三钢轧总厂H型钢职工食堂里,忽然传出了一片欢呼声。原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马钢调研工作之余,选择了与马钢的工人们一起吃午饭。在和工人们的闲聊中,温总理说:“我刚刚看了你们的两个厂,发展势头很好。企业要在市场上站住脚,第一是产品要好,第二是管理要好,第三是技术水平要上去。做到这几点,你们的收入就会稳步上升。”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 其实,如温总理所强调的这几点,马钢在近50年的生产建设历史上从来都未曾松懈过。“马钢的理念是不一定要成为最大的,但是产品结构一定要做得最优。”7月初,马钢信息化二期工程的直接领导人、马钢副总经理高海健在接受《互联网周刊》采访时这样说,“所谓产品结构最优,就是说产品结构的组合能够抵御市场的风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产品的细分、独特的竞争力可以保持公司良好的形象和发展势头。另外马钢还有一个理念,就是引进设备的同时一定要引进人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这样的思路同样被马钢带到了集团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中。比如,对于信息化二期工程的实施范围,马钢就做出了迥异于其他国有钢铁企业的选择,围绕产销一体化的要求,选择了与生产和销售密切相关的五个专业化管理领域,即销售、生产、技术、质量和成本展开信息化改造。“我们挑我们最先进的生产线,实施范围又仅限于炼钢、热轧冷轧和流水线,而并没有在全公司所有的部门和生产线做,这本身就是考虑了风险因素。”马钢自动化工程公司的副经理张吾胜对本刊记者说。 和高海健一样,张吾胜也全程参与了马钢信息化二期工程建设,对于当初的决策过程,他感慨道,“我们的选择也经过了很充分的考虑。一方面是风险,另一方面是要选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软件平台,学习人家的管理思想、流程控制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张吾胜强调的其实是一个可扩展性的问题,“(系统)要有足够的余地供我们重新配置,或者是有更多的发展余地。” 信息化重组 成立于1958年的马钢是一家典型的老牌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传统十大钢厂之一。“尤其是在1993年,作为全国9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同时在中国香港和上海上市之后,马钢从此变成了一家国际上市公司。”据高海健介绍,马钢在上市之后,开始进入了一个飞速成长期。马钢经过“九五”和“十五”两个阶段的建设,已经形成了1千万吨的生产能力,其轮、型、线、板四条产品线都有着国内一流的技术水平。 “马钢是全国唯一的火车车轮生产企业,经过两轮现代化改造以后,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商,出口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GE公司。现在车轮产品供不应求,车轮需要很高的投入和几十年的技术,这也是马钢的品牌。”高海健话锋一转,“但是车轮总量并不大,不能满足一个公司的发展需要,马钢同时还建造了中国第一座H型钢生产厂,也就是建筑材料用钢。H型钢在国内刚刚开发出来,我们还在政府的支持下起草了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甚至编制了技术规范。”另外,马钢的线材和板材系列产品也都是直接引进的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连轧生产线。 自2001年以来,马钢陆续实施了以冷、热轧薄板项目为龙头的钢铁主业结构调整,引进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及装备,生产流程开始变得更加紧密化、连续化和快速化。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直接暴露出了传统生产控制技术及管理模式的不足,信息流、管理流渐渐开始滞后,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那些花大价钱引进的先进工艺技术和产品线也难以充分发挥效用。 是在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上继续完善、集成?还是采用集成的系统平台来代替原有分散的系统? 经过反复论证,马钢还是选择了后者,以便充分发挥集成信息系统的优势。为此,马钢决定以两板加H型钢厂的建设作为公司基层信息化管理和专业信息化管理的示范工程,开始有重点地实施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并制订了一整套详细的系统规划。高海健说:“我们准备选择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运行比较好的、适合马钢的管理软件系统,另外还可能会针对自己的情况做进一步的修改,甚至是进一步的编码开发。” “四级联动” 对于已经在2004年正式上线的马钢信息化二期项目,高海健向记者总结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构建于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之上,同时有新的管理方法和提高效率的手段;二是马钢的信息化重心并不在于把系统做得很大,或者说铺开到全公司的大范围,因为任何投入都是以产出为衡量标准的,所以当时马钢走访了国内外的许多钢铁公司,选择软件平台和开发体系,最终决定在其最核心的几个领域,选用了SAP的成套软件,并选择惠普咨询作为信息化战略合作伙伴。 其实马钢的信息化项目在2002年启动的时候,是由当时的汉思公司具体运作的。一年多前,汉思被惠普并购,该项目也转由惠普咨询接手。中国惠普制造业咨询总监谢少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惠普从2002年开始协助马钢实施以SAP ERP商业软件(制造业信息化中俗称四级系统)为主的信息化工程,同时实施MES(制造执行系统),也就是制造业信息化中俗称的三级系统,其中包括了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H型钢和冷轧钢三个独立的系统,全部采用自开发方式。 “虽然范围并不是最大的,但深度却是最深的。”这句话谢少毅和高海健都分别提及了多次,足见马钢和惠普对于这一信息化项目的自豪。毕竟,自2004年正式上线以后,马钢也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家在SAP系统平台上,成功实施从基础自动化(一级)、过程控制系统(二级)、制造执行系统(三级)到五个专业化管理(四级)全面集成的钢铁企业。“比如说生产某一种东西,经过市场需求转为生产定单,再从四级系统设定各种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质量数据等等,从四级一直到一级,中间不需要再经过任何人为的干预过程,直接到车间里去了。”高海健比喻道。 在高海健看来,马钢上马ERP加MES这套系统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国家批准了我们‘十一五’的发展规划,2007年将会再投资200多亿元,使马钢建成全新的、现代化的、具有当今世界一流水平的板材生产线,将来马钢会拥有1千多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以后批的第一个项目。” “我们传统的组织架构都是以宝塔式的分段管理为主要特征,一个经理分管几个部门,一个领导分管几个厂,我们要把这种模式转变成什么?面向流程的现代化管理。”高海健对记者说,“就是一改宝塔式的分段管理。现代钢铁工业是个规模产业,规模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以规模效益顺畅的物流。在这个问题上很现实的条件是大规模的先进工艺,但管理必须及时跟上去,而且管理只能成为引导、作为依据,而不能成为物流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