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审计局 宫金生 夏军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扬中市的影响也日益显现,这对扬中市今后一段时间的财政收入也将带来负面影响,加之扬中本身经济总量偏小,抗风险和化解危机的能力较弱,新一轮的财政体制改革对扬中市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现有财力增长还难以满足扬中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建设节约型机关应在精心化组织、精深化改革、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
精心化组织
加强节能宣传,增强节约意识。在我们行政部门中,节约意识比较淡薄。当前应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浪费就是腐败”的节约观,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开展节能调查,摸清能耗状况。目前,我们的行政部门不仅没有能耗状况报告制度,统计部门都只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行政机关的能耗状况成为一个“黑洞”,一直无人知晓。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应尽早成立行政机关能耗状况调查领导小组和能耗状况报告制度。由调查小组负责能耗状况的调查统计,为行政机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虽然经过几年发展,目前我市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已形成,但电子政务的建设进展速度不快,办公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门户网站功能不完善,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没有实现共享。今后,应在进一步理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增加投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在建设资金的保障、门户网站功能的提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和各部门内部的流转、网络安全防范的强化、各部门之间业务系统的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等方面进行突破,真正实现“电子政府”的目标。
精深化改革
健全决策机制,减少决策失误。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要使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要进行科学的决策,真正做到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不决策,没有两个以上的比较方案不决策,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不决策”。应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和政务公开机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及时纠正违法或不适当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决策的失误,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更高层次的节约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管的事情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事情要坚决放手。应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方面职能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增强应对和处置各种危机事件的速度和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一是实行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将“企业家政府”的理念引入到政府的管理中,真正实现服务政府、高效政府和有限政府的目标;二是积极培育中介服务组织,探索建立政府工作外包制,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某些缺陷;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现行的审批职能进行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督。
改革预算管理,健全管理体制。目前,财政预算比较笼统,不够明确,约束性不强,随意性大,不够了再追加,预算超支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应努力推进各项财政预算改革。一是改革预算编制,严格界定各种经费的支出范围、标准,积极探索绩效预算和目标预算,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约束力;二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健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建立健全财政内部管理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四是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改革,确保单位各项资金真正纳入财政监督范围。
精细化管理
构建绩效评估体系,强化社会监督。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估体系应包括评估理念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式体系、评估组织体系和评估制度体系。应做到以绩效为导向,以组织制度为保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政府绩效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应避免重视经济指标、轻视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的传统倾向,通过行政听证会、群众评议机关等切实可行的形式,吸收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参与行政决策,倾听民意,规范行政行为,逐步实现行政绩效评估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完善考核体系。创造优良的政绩,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责任,也是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基本期望。但在一些干部心目中,“德、能、勤、绩”发生了变异,“德、能、勤”成了可有可无的指标,“绩”则成了GDP增长率的唯一经济数据,导致“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体现在“为民”和“务实”上,在做工作时应考虑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多高、环境的影响有多大、对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多好等。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不妨把行政成本的高低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将行政成本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占GDP的比重、重大政府性工程建设投入产出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等相关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基本指标。建立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考核监督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开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加强各项制度建设,规范日常监督管理。一是从制度层面加强对行政机关浪费行为的约束与惩戒力度,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切实保障。应建立健全一整套要求严格、操作可行的日常管理制度。包括控制各类节庆活动制度、公务接待制度、严格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差旅费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制度以及用电用水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制度,对行政机关资源使用实行定额限制和定额管理,加强行政机关节能的跟踪督查,形成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健全监督机制。建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实现监督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要严肃查处挥霍浪费财政资金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仅要对单位进行经济处罚,更要注重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