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猫
6月30日,“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总结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欧洲委员会驻中国代表团赛日安博大使、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张克宁商务参赞、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周宏仁常务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司崔志华副巡视员等出席会议。
杨学山副部长指出,中欧信息社会项目在双方政府、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4年的共同努力下,已按照议定计划圆满完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即将结束,但中欧信息化领域的合作将会继续。
赛日安博大使表示项目已经形成了信息社会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期待着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加深合作,进行更多的交流。
张克宁参赞表示,项目紧紧围绕中国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重点工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开展了知识交流和智力转移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益,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信息化发展和IT产业交流国际化的重要实践。
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是中欧信息化领域一项重要的活动,始终得到了双方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历时四年,经历了纳入阶段、快车道阶段、以及三个年度工作计划等5个工作阶段。
据悉,项目开展了500多项活动,组织了68场培训,受训人员达11000多人,司局级以上的领导占28%;出版图书著作9本,形成近千万字的中英文字资料,建立了2.5GB以上容量信息社会知识库(ISKB);活动范围涉及了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欧盟18个成员国,直接参与过项目活动的人数超过2万人次。会上,中欧双方还签署了《知识财产转移协议》,双方共同拥有和使用项目成果。
该项目取得了诸多方面成效,具体表现在:通过信息化法律法规的比较研究,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信息化立法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六个电子政务示范项目,有效的启发了各项目示范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引起了地方领导同志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快了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各地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与欧洲及国内著名专家交流和学习的良机交流和学习的良机;通过年会、高层论坛及各类推广活动,促进了中欧信息化领域的定期对话和交流,为信息化战略制订和实施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参照, 通过开展的内容丰富的研究,把握了国际信息化最新趋势,了解了国外信息化发展情况;帮助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到欧盟有关国家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欧方专家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和中国文化,增进了双方友谊;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熟悉欧盟专家工作方式的国际化的项目管理团队。
会上双方均表示虽然中国-欧盟信息社会项目即将结束,但中欧信息化领域的合作将会继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