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胜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称雄世界的五大投行湮灭,长期被全球银行业引为典范的美欧银行业遭受重创,有的甚至濒于倒闭的边缘。与此相对照,中国银行业以雄厚的实力和安全稳健的姿态,在全球银行业独树一帜,成为金融危机之下一抹难得的亮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历程、思考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别有深意。
改革引领中国银行业跨上新的历史平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不平凡的改革历程: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从粗放发展、风险积聚到科学发展、稳健经营,从长期封闭到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稳健、高效发展,也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978年1月,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设,拉开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序幕。随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由人行分离出来,成立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分别承担不同的专门业务。为了促进银行业竞争,1987年,交通银行等一批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设立。1994年,开始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改革,“把专业银行建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新成立3家政策性银行,承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原来的政策性业务,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四大国有银行开始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变。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多种类型银行机构并存发展、相互竞争的银行业体系初步形成。
伴随改革开放而初生的中国银行业,发展道路并非平坦。尽管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改革,银行业的机制与市场化程度,并没有随着经济的改革而得到重塑和提高。银行效率低下,行政干预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旧有体制格局及其固有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系列带有制度性、体制性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解决。从银行自身来说,由于公司治理的缺失,指导思想、经营理念的偏差,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的薄弱,一度把发展等同于规模扩张,忽视发展的质量,忽视风险防范与控制,粗放式经营占据主导,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不良资产高企。1997年6月底,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1002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5.6%。一段时间,国际舆论连篇累牍指责中国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宣称,照当时的不良贷款和资本金状况,“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应该破产三次了。”中国银行业被人形容为“中国经济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 为了化解银行业风险,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国家相继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近1.4万亿元的不良贷款。粗放的发展模式,使中国银行业走过一条“大发展-大不良-大剥离”的道路。直到2003年,标准普尔还在说中国的银行要把不良贷款解决是不可能的。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走到一个重要关头。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终于指向通过产权改造、重塑体制机制的股份制改造。2003年底,中央确定股份制改造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方向。2004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并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试点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的思路,经过3年的努力,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其他一些商业银行先后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相继在香港联交所或同时在国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主体。目前农行股改上市的进程也加快推进。
股改上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面貌,上市银行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完善,经营基础和盈利能力长足进步,品牌价值和公信力显著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风雨飘摇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独树一帜。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远远高于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35.2%;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利润926.4亿元,增长34%;中国银行实现利润643.6亿元,增长14.42%;交通银行实现利润283.93亿元,增长40.05%。工行、建行、中行更名列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三甲。
回顾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历程,有两点重要结论:一是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银行业的新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禁锢,追求体制机制和经营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始终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二是银行业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稳健经营,坚持速度、规模、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强化资本约束和质量控制,实现资本、收益、风险的相互匹配和动态平衡,才是唯一正确的健康发展之路。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与生存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伴随改革步伐,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包括金融在内对外进行更多的开放,其目的就是要以金融的对外开放促进金融的改革。2006年12月11日,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随着后WTO时代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竞争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竞争的态势。国际一流银行瞄准中国快速发展和开放的银行业市场,纷纷登陆中国,成立独资法人银行,并通过参股进入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中、建、交行均引入国际知名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外资银行凭借其在跨国经营、较强的创新能力、丰富的金融产品、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势,与国内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群,中资银行与全球大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短兵相接的博杀已然开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已是全球化的竞争。
截至2008年9月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资产1.38万亿元(约2022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33%;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30家,下设153家分行及1家附属机构;25个国家和地区的75家银行在华设有116家分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银行在华设有238家代表处。截至2008年9月,有28家中资商业银行引入了37家境外投资者,引进外资余额为236.0亿美元。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市场份额仍较低,在1%左右,但在外汇业务已占据领先地位,外汇公司存款、贷款份额分别占17.1%、25.1%。由于众多国际银行的加入,这种竞争不仅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而且提升了竞争的水平,包括经营模式、服务理念、产品、营销渠道等各方面的竞争均在更高的水平上、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展开。
(二)中国银行业开启全球化生存。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伴随着对外开放和“引进来”,我国银行业积极尝试“走出去”,探索全球化生存与发展之路。2006年12月,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同月,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2007年9月,工商银行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90%股权,2008年3月收购南非最大银行标准银行20%的股权。2008年9月,招行控股香港永隆银行53.12%股权。同时,中资银行获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加快。截至2008年9月,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商业银行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0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境外总资产合计3336.83亿美元。中资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大于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华总资产,基本维持双向、健康的开放态势。
(三)客户需求的变化对银行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从经营环境看,银行客户的需求日益提升。在银行和客户的关系中,客户的弱势地位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客户选择银行的空间日益扩大。无论公司金融还是个人金融,客户结构均出现高端、中端、低端的分化,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传统的融资、结算业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领域,大型集团公司客户往往拥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对银行的服务更多向现金管理、财务顾问、网上银行等高端服务转变,对服务质量和产品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单一产品需求向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转变,从单一地区机构的需求向全国统一的标准化、高效率金融服务需求转变,从以融资为主的需求向以增值服务为主的需求转变。对个人客户而言,对银行服务的要求不断向追求更高价值增值、更好服务体验、更快捷周到反应转变,高端客户要求银行提供财富管理乃至私人银行等高端增值服务。
(四)“金融脱媒”日益深化,银行经营模式面临转型。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深化,在银行融资之外发展起了非银行的融资形式和融资行为,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司客户能够凭借自身实力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方式取得直接融资。金融脱媒导致银行融资市场的比例缩小,大型、优质客户对银行的依赖减弱,银行存贷收益的赢利模式受到挑战。金融脱媒现象不仅影响银行的对公客户,也影响到银行的个人客户。在2006、07年股市高涨时期发生的大规模 “储蓄搬家”现象,对银行的负债管理带来巨大影响。
(五)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对银行经营提出新的考验。当前银行经营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去年以来,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伤害,中国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显现。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政策措施以及金融促进经济的九项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9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从短期看,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金融动荡无疑将更为剧烈,中国经济运行的困难进一步增加,银行业经营将面临经济下行周期的考验。央行降息不断削弱银行利差水平,企业经营困难,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明显增加。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银行既要规避风险,又要“危中寻机”,积极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避免经营业绩下滑,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银行业经营策略转型与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客户新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稳健经营,进一步明晰发展战略,实现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的转型,努力从以利差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向综合化经营,积极发展以服务为核心的中间业务,并加快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架构、服务方式、产品功能等各方面的创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主动应对挑战。在未来的中国银行业竞争中,银行经营和管理模式的调整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调整业务结构,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尤其是发展理财、基金托管、资产管理、代理保险、年金以及财务顾问、上市咨询等新兴中间业务,促进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并降低风险水平。金融脱媒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银行综合化、多元化经营的趋势。以商业银行业务为核心,依托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完善多元化业务平台,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目标,实现商业银行、保险、投行联动发展,成为多家大型银行谋求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实现银行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流程银行”的概念在我国最早由银监会刘明康主席提出。所谓“流程银行”是通过再造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银行运作模式,形成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的银行模式。流程银行改革的核心,是在整个银行塑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改善服务水平;并通过业务模块化、管理扁平化与运营集中化,提高银行运作效率,实现成本节约与规模效益,促进价值创造与绩效进步,并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构建“流程银行”,成为银行股份制改革后又一重要的改革方向。
(三)推进个人金融业务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一批富裕阶层的形成和扩大,个人金融业务对银行的贡献度不断提升,银行业务零售化渐成趋势。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业务及收入来源中的地位愈益重要,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银行卡、消费信贷成为银行业务重点。作为银行服务中高端客户的重要领域,财富管理有着尤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增长最快的富裕阶层是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个人,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富裕人士占整个亚太地区的29.1%。民众财富的快速增长,催生了中国的新型财富管理市场。财富管理逐步从单一产品投资过渡过到谋求个人财务稳健的综合性管理,服务渠道也由柜台服务扩展到理财专柜、理财工作室、理财中心,并向私密性更强、专业化和服务水平更高的私人银行发展。针对不同阶层客户的理财需求,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差异化的服务营销,加大理财产品创新,提高理财人员专业水平,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
(四)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地位。小企业金融服务成为未来银行对公业务新的增长点。随着大型优质客户的脱媒化,中小企业将是未来银行服务特别是融资服务的主体对象和利润来源。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及其风险特点出发,创新信贷管理制度,改造风险管理工具,研发特色融资产品。目前包括大型银行在内,各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重要性已成共识,经过不断探索,各家银行推出了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管理制度、审批流程、担保方式等创新模式。工行在2007年推出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品牌——“财智融通”。建行推出“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产品,并实行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建立专业管理团队。中行全面创新推广小企业信贷新模式,制定清晰的信贷准则、明确的客户选择标准、精确的授信额度核定及规范化的授后调查内容,致力成为中小企业专业、高效、满足全面需求的合作伙伴。
(五)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产品与服务竞争力。银行业务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方式和渠道建设成为各家银行提升服务水平、赢得客户的制胜武器。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客户对银行服务手段、效率与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升,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战略和业务运营最重要的平台。银行创新业务均依赖信息科技的支撑,加强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将是各家商业银行在全面国际化竞争格局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不仅是服务渠道和手段,更是吸引、争夺优质客户的核心产品与竞争力的体现。建设功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家银行对中高端客户竞争的成败。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始于去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深化,终于演变为一场全球的、全面的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破坏力之巨远远超过以往历次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金融危机以惨烈的方式,将金融市场的波诡云谲与现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无情地揭示出来,并引发人们深刻的反思。
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有其必然原因。从本质上看,是美国长期以来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所积聚风险的总爆发;从体制机制方面看,创新过度、疏于监管、忽视风险管理、对模型以及外部评级的盲目依赖是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金融创新缔造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空前的危险。由于现代金融市场高度关联和高不对称性、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以及产品设计的高度复杂性,使风险的传递与放大也空前迅速和剧烈。
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反思和启示是深刻和全方位的。经过危机的洗礼,未来可能催生更加健康、理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笔者认为有四点重要启示:
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中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稳健经营的长效机制。正如刘明康主席所指出的,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源之一,是违反了银行经营的“基本天条”,把钱借给还不起钱的人。银行发展在任何时候,都要扎扎实实遵循经济规律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理性、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以承担适度风险换取适中回报,促进业务协调发展,质量持续改善,效益全面提升。
二是要永不懈怠地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积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与银行业经营相伴相生,风险管理是银行业永恒的主题。现代金融市场的风险日益复杂、相互交织、相互转化。反思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我国银行业对衍生产品和结构化产品的风险理解还很不充分,计量手段、对冲技术、控制手段相对缺乏,迫切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报告机制,加强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管理。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是中国银行业长期的任务。
三是要合理把握金融创新的方向,正确处理创新与监管的辩证关系。创新永远是银行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可以肯定,金融危机绝不会使中国银行业创新的脚步停顿。但创新不能超越合适的“度”,这个“度”就是客观的市场规律。与此同时,银行自身必须同步提升对创新产品所包含的风险的准确理解与全面管控能力。换句话说,银行永远不应涉足自己不理解、不熟悉的业务。
四是要妥善处理吸收引进与独立自主的辩证关系,把学习西方与我国国情及我国银行业的特点相结合。中国银行业要学习、借鉴国际银行业一切有益的东西,包括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这是中国银行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但学习、引进不是一味地迷信与盲从,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用批判的精神与眼光,在审慎、深入地分析与判别的前提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国际金融体系面临巨变的时候,中国银行业要敢于拿出集体的自信与勇气,站在国际全局与国内全局的高度,善于学习,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银行业特色的健康发展之路,构建中国银行业的崭新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