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三基”工程织就平安大网
来源:黑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09-07-24

王英杰;本报文天心

 3年前,有一位民警被人们广为熟知,他就是佳木斯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四丰派出所社区民警王江。记者记住王江的同时,也记住了他那18平方米的警务室。王江的警务室是我省公安机关当时基层基础建设的一个缩影。当时,全省仅租借的警务室就有2000多间,无房派出所更有300多所。无办公场所、办公经费紧张、装备落后、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困扰着基层公安机关,掣肘着公安机关的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摆在我省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三基’建设”的首要任务。

强基固本促发展

基层公安机关是为群众服务的“桥头堡”。省公安厅确定了“以‘三所三队’为重点,全面加强公安基层建设;以人口管理、信息化应用和创新警务机制为关键环节,全面带动各项基础工作;以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技能、体能为重点,掀起苦练基本功高潮”的具体工作思路,把精力、注意力倾注基层,把人力、警力充实基层,把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政治、经济待遇优先基层,把决策、部署服务基层。

省公安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将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全部纳入当地财政支出预算。3年来,省本级财政累计下拨经费、装备达两亿多元。省财政每年专项转移支付4500万元用于补助贫困县级公安机关办案经费。公安基层装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各级公安机关精简机关警力,将所有新增警力和机构整合后精简的警力全部充实到派出所等一线实战单位。警力下沉到了过去治安管制的薄弱地带,公安机关快速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对各类犯罪的打防效果。

科技助力现代警务

 如何发挥有限的警力,最大化提高打击效能,我省公安机关通过科技强警寻求突破。

省公安厅采取财政投入与市场化运作并行的手段,实现了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以全省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龙头的23个一类应用项目和省、市两级信息中心全部建成;在全国率先完成公安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管理系统建设;全部开通了具有我省特色的公安语音专线“所队通”、桌面视频培训系统“所队通”;省公安厅自主研发的案件一体化采集平台、新版刑侦信息系统、执法监督系统已普及应用到基层所队,初步实现了刑事案件全警采集、网上审批;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已在13个市地的派出所全部推广应用。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已全面运行,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已跃居全国前列。

走精兵强警之路

 队伍建设是根本。全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行了“战训合一、轮训轮值”模式,精心组织“三考”工作,广泛开展比武练兵、以考促练活动。改革培训方式,规范警种培训管理,使在职民警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公安机关“强身健体”的同时,让警力沉了下去,保障跟了上来。4800多个遍布城乡的警务室,让当地群众安居乐业。3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的“三基”工程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安大网,全省社会治安呈现出了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6月,当记者再次来到佳木斯松木河乡的时候,已经找不到王江那18平方米的警务室。看见的是一个面积近200平方米崭新的警务室,在这里,电脑、打印机一应俱全,王江那破旧的自行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辆崭新的警用车和警务电动车。如果说这一变化是黑龙江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王江展现的就是龙江警察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