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蕴彤
摘要: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网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开办了舆情频道,这是我国官方主流媒体中第一个从事舆情监测和研究的专业频道。舆情频道通过深度解读舆情信息,旨在为了解舆情提供快速通道,这极大地促进了“网络问政”模式在党政系统里的建立和运行。
本文紧抓人民网舆情频道,对其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加以分析,指出其对于构建“网络问政”平台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意义,同时,指出该频道建设上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民网舆情频道 网络问政 网络舆情
一、“网络问政”的兴起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这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方式表明了国家对于网络舆情的尊重和重视,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
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面对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发酵、升温,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重视网络舆论的力量,他们通过在线交流、开通电子信箱或开设博客等方式,从网络上关注民意、汇聚民智、化解民怨、凝聚民气,“网络问政”由此兴起。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其所凸显的是倾听网络民意,从而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然而,网络舆论信息量极大,内容复杂多元,表达方式零乱无序,这对于领导干部清晰、准确、高效地了解网上民意无疑是一种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专业的网络舆情平台的建立就成了必然之势。
人民网作为我国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把握社情民意、引导舆论的作用,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正是开办了舆情频道,这是我国官方主流媒体中第一个从事舆情监测和研究的专业频道。人民网舆情频道深度解读舆情信息,旨在为了解舆情提供快速通道,最终实现帮助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建立高效工作信息应用平台。它的开通为增加舆论导向的有效性、反映多元化舆论格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极大地有助于网络问政的制度化。
一转眼,已是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一周年的日子,人民网舆情频道也将迎来它的一周岁生日。我们关心的是:如今的舆情频道是个什么样子?它在监测、研究、解读网络舆情信息方面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又有哪些不足?下面,本文就将针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
二、人民网舆情频道对构建“网络问政”平台的优势和意义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的表达。舆论可以通过口耳相传,也可以通过信息载体传播。在工业时代,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使得舆论对人类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更加深远。当同样内容的舆论在较大范围内迅速传播时,就可能形成社会思潮,进而影响政治走向或社会稳定。
人民网舆情频道集网上时政信息、社会热点、网友言论、地方舆情等于一体,通过舆情监测,梳理网络言论和观点,是汇聚网民意见、看法和感想的平台,是党政系统了解最新信息和舆情的前沿阵地。人民网舆情频道对当今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施行“网络问政”,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一)依托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品牌权威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以报道全球传播中国为己任,保持了人民日报的权威性,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国内外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舆情频道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为依托,以高度权威、庄严、客观、准确、及时为特色,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形成其独特的传播优势。
(二)全面监测舆情并深入分析舆情,内容专业
人民网舆情频道包括论坛热帖排行、热点舆情专题、舆情理论研究、舆情分析报告案例库等栏目,为读者及时提供网络社区、论坛、博客中的舆情热点。
1、对象广泛,时时监控,全面监测舆情
舆情频道监测和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不仅运用“网络舆情监控技术”追踪海内外主要媒体的报道,整合各大新闻网站信息和信息跟帖,而且监测全国有影响的网络社区、论坛、BBS和很多知名人士的博客。
频道中,“论坛热帖排行榜”、“论坛排行”和“论坛聚焦”等板块针对网络社区、论坛和BBS做舆情监控,整合包括新华社区、天涯社区、凤凰论坛、中华网论坛等20多家网络社区、论坛和BBS的热点帖文和跟帖。“博文推荐”板块针对网络上近250位专家、学者、意见领袖的个人空间或博客进行监测,推荐出精彩文章置于频道首页。“媒体聚焦”和“报刊监测”板块则是针对纸媒进行监测,包括16家中央级媒体、47家地方级媒体、4家境外媒体和88家市场化媒体。“舆情专题”和“案例库”板块中集纳的案例涉及领域、地域甚广,包括经济生活、公共管理、司法事件、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社会思潮、教科文卫、港澳台国际等8个领域,涉及地域达20余个省市自治区。可见,整个频道监测的对象十分广泛。
舆情频道还对上述信息源进行24小时自动监控,随时采集最新的文章和帖子。全库每日更新,真实反映网民关注动态,全面了解网络聚焦热点,通过它们基本可以窥见中国互联网舆情的全貌。
2、科学统计,专家解读,深入分析舆情
舆情频道通过专业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预处理,然后按照领域分门别类进行文章筛选和统计排行,再经过人工审校,排出干扰因素,最后形成成熟的舆情监测信息。舆情频道还有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做深入的舆情解读,如“舆情监测室”、“舆情案例库”是对特定时期或特定事件舆情的集纳,学术色彩较浓。
“舆情监测室”通常以一周7天的时间为一个监测段,对此期间的3、4件社会事件舆情加以整合,围绕一个共同主题说明一个观点。如5月20日至5月26日的《司法公正是最后一道堤坝》这个案例,集纳了邓玉娇案、卢武铉跳崖自杀、满文军涉嫌聚众吸毒和黑河禁犬令四个事件,分别从“警惕民心的流失”、“前总统跳崖与韩国的政商勾结”、“公众人物应该爱惜羽毛”和“黑河的狗惹了谁”四个角度加以解读,引导出“司法公正是最后一道堤坝”的主题,既简明、客观地摆出了网民的看法,又加入了舆情分析专家的解读,更具参考价值。
(三)公司化运作支持科技研发,技术先进
舆情频道在技术上以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为依托,这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对频道建设和内容提供上给予了强大的支持。
人民日报社有关机构自2006年起就开始逐步探索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课题,并于2008年正式组建人民 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技术上,监测室整合了大量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舆情监测技术,并拥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力量,开发出了一系列方便、实用的舆情应用技术和监测工作平台。另外,监测室还拥有具备舆论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公共管理等背景的舆情研究分析人员数十名,并邀请了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清华大学传播学院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作业流程和应用技术。
(四)出版内参帮助领导干部读网,传播到位
网络舆情固然丰富,可如何在繁重公务之余读透互联网,是摆在每一位领导干部面前的难题。舆情频道以方便领导干部读取互联网舆情为初衷,出版了《网络舆情》杂志,经过几次改版,发展成为面向厅局级以上干部为主、以“帮领导干部读网”为特色的专业刊物,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份以网络信息为主要内容、反映网络民意和动向的内参杂志。
《网络舆情》主要栏目包括一周舆情综述、封面专题、热帖精选、新闻跟帖、网民看官员、图片内参、中央媒体看地方、外媒看点、社会沸点、草根民生、宏观经济、声音、意见领袖、排行榜、干部人事解读、突发事件案底、网络人文地图、网络流行语等,跟踪梳理网上新闻事件、流行话题和社会思潮,按周发布论坛帖文、博客文章、搜索引擎、外媒评论等热门词汇排行榜,归纳干群关系、警民关系、城管商贩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开发商拆迁户关系等社会沸点动态,揭示突发公共事件案底,汇集网上活跃意见领袖的深刻见解以及普通民众的网言网语和手机短信,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管理决策层、宣传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以及图书情报系统、高等院校领导提供最新的网络舆情资讯。
《网络舆情》一周双刊,分为研究版和时政版两种,每刊仅24页。《网络舆情》以一种更为方便、更人性化的方式,帮助领导干部保持对网络舆论的高度敏感性,帮助领导干部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酵和消解机制,掌握危机管理、网民沟通、媒体关系的基本技能,是人民网舆情频道的一个独创。
三、供舆情频道建设完善的一些建议
人民网舆情频道虽然在舆论监测、研究和帮助领导干部施行“网络问政”方面首先迈出了一步,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舆情监测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都亟待完善。笔者发现,舆情频道在建设上也存在一些未尽之处,针对于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舆情频道的建设部门参考。
(一)删减“重复建设”的板块,明确网站定位
目前,舆情频道上的个别板块的设置不是十分合适,有的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反映出频道定位不甚准确,导致频道特色不够突出。
比如,舆情频道中有“网上调查”板块,这和观点频道中的“调查”板块在形式上是重复的。舆情频道以展现、反映舆情为主,重在舆情监测和研究结果的呈现,那么“网上调查”这类较为初级的搜集舆情信息的环节,放在其他频道更为合适。
再比如,“舆情会商室”虽然题为“舆情”,但似乎与舆情关系不大。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舆情会商室”推出“汶川地震与舆论新格局系列访谈”,环节中虽然加入了与网友的在线互动,但话语权仍主要掌握在嘉宾方面,网友的参与度明显受到限制,只能提出简单的问题,后期的文字整理也缺乏对网友态度的重视。基于这样的栏目形式,笔者认为其既没有突出“注重群众的意见和态度”,也没有强调出“整体”,与一般访谈无异,放在访谈频道似乎更为合适。
(二)增加独创性内容,突出网站特色
笔者认为,舆情频道的优势在于对舆情信息的全面监测和研究,那么频道的内容设置应该以展现监测结果和研究结果为主,比如通过图表展现监测所得数据,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和分析结果等。
“案例库”(在《网络传播》上命名为“舆情报告”)栏目就是该频道的特色栏目,它充分利用了该频道的媒介资源和技术优势,对特定事件舆论做定量统计,用饼状图阐释网络舆论的观点倾向,一目了然。比如,针对杭州飙车撞人案的网络观点统计中,受众可以通过饼状图读取到“批评警方失职渎职”的声音占的比重最大(34%),这就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大多数网民的心声,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由于舆情频道的这种宏观视角是其他网站不具备的,由此,舆情频道更应该增加类似的独创性内容,减少“论坛排名”、“博文排名”之类缺乏新意的内容,建立起一个独一无二的“舆情监测专家”的品牌。
(三)加强整合与策划,方便受众使用
1、加强整合,突出集纳性
随着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舆情也在网络上形成洪水泛滥之势,这就难免让重要舆情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比如2009年6月10日的“论坛聚焦”栏目中,有10条“最热”的帖子,其中3条是关于“新电脑须预装上网过滤软件”的,3条是关于“成都公交自燃事件”的,3条是关于“幼女卖淫被误捕”的,1条是关于“邓玉娇案”的。对于受众来说,哪个才是热点话题,哪个又是话题里的热门观点,就难以把握了。这是对网站内容缺乏整合的表现。
针对上面的问题,改进办法有很多种。比如,对内容进行汇编,按不同的关注事件划分成不同专题,突出当前热点话题,再在每个专题里,再按不同观点对帖子进行集纳,制作网友评论文集或建立观点数据库等,可以突出当下的舆论倾向。这样一种整合,突出了重点,自然地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到特定方向,便于领导干部读网。
2、加强策划,突出互动性
在策划方面,舆情频道比较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而主要呈现出一种单向传播的模式。比如,频道中的“案例库”、“舆情监测室”这样的栏目,定期发布最新的舆情监测结果,有的以监测报告的形式呈现,学术性较强。这种监测结果的单一呈现,却不一定适合受众阅读,甚至容易导致受众在理解上出现问题。笔者认为,舆情频道可以策划一个类似“舆情解读”的栏目,定期(比如一周)邀请专业的舆情分析师出来与网友见面,在线对近期一段时间的舆情加以解读,在线回答网友提问。
除了固定栏目外,舆情频道也可策划建立一至两个“弹性”栏目,在频道建设上建立起一种应变机制。比如针对可预见的重大事件,预先策划并推出一个临时专题栏目,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时时监测舆论,时时发布结果,时时解读舆情,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和引导舆论提供支持。这种策划适用于可预见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事件,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
四、结论
以汶川“5?12”地震为标志,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策源地,由网络建构起的公共领域汇聚四面八方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维护自身利益,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进步。回首2008年的网络舆情,与这一年的国家经济社会生活一样,经历了跌宕起伏。在大喜大悲中,中国网民不断成长,他们主动掌握话语权,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来。在网民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中,网络舆情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
人民网舆情频道在国家大力推动信息化的背景下研究和利用互联网舆情,倾听百姓呼声,汲取民间智慧,将人民的“呼声”和“智慧”摆放到网络平台上来,真正地搭建起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便利通道,推动了党政系统“网络问政”模式的建立,推动了社会开放和民主进程,为我国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郑蕴彤,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
参考文献:
[1]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03)
[2]吴风,网络传播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M],2004
[3]林如鹏,网络媒体舆论传播分析[J],网络时代,2004(05)
[4]李希光,切实主导新媒体时代大众话语的议题设置[J],文汇报,2005(04,27)
[5]宋泠,我国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4)
[6]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J],军事记者,2008(11)
[7]胡振华、曹辉,浅析人民网《观点》和《舆情》频道的异同[J],新闻天地,2008(10)
[8]胡亮,网络问政需制度化[J],中国经济时报,20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