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政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现代化邮政的整体架构是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所有的业务经营活动通过ERP、SCM、CRM三者的协调完成。ERP主要面向优化内部作业、提高生产率为核心的业务生产管理系统;SCM主要优化业务伙伴之间的关系、降低流通成本;CRM主要优化同客户的业务关系、提高服务效率。
未来邮政业务发展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启动现有的生产要素存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护和延伸现有的核心业务,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ERP与 SCM结合,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二层次是ERP与信息技术结合,开发电子邮政类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成为业务和服务的主要手段;第三层次是在ERP、SCM、CRM基础上的电子商务的创新,信息技术成为邮政创新发展的新基础。
二、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任务
邮政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甚至就是一个管理的过程,需要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点进行优化排序。
第一阶段:建立基础信息网络和生产作业相关的信息系统。邮政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后,随着应用系统的推广,需要逐步优化和扩容,建立网络运行和维护的相关机制。邮政的生产环节主要在支局所、中心局和县局,这些是邮政信息的源头,其中关键是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标准化、信息化。
第二阶段: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ERP)。实践中,许多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企业,把财务电算化作为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这是基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向其他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延伸,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全过程所涉及的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的整合。
第三阶段:建立基于SCM的物流信息平台和CRM。
第四阶段: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整合的过程,因而其实现过程也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信息流的交互,首先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性能及价格信息;二是交易各方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谈判,进一步沟通信息;三是通过互联网络签署购销合同并完成支付结算,进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
三、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原则
1.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管理创新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因此,实施企业信息化决不是传统管理加计算机,而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场变革,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全面创新。因此,必须把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作为实现管理创新的过程,只有真正建立适应邮政发展和市场需要的现代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信息化的成功推进。
2.信息化必须立足邮政内在需要
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必须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做到适时、适度、适用,不要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既要注重与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相衔接,更要从邮政企业实际出发,考虑现有基础情况和现实承受能力,考虑企业的观念、人才、组织、基础管理等是否能够适应实施信息化工程的要求。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技术目标的追求必须最终落实在效益目标上。
3.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企业信息化有始而无终,贵在坚持不懈。现在,我国邮政信息化有了一定基础,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有的应用肯定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邮政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造固有生产方式,才能在现代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在规划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站在发展的角度上去看问题,万万不能认为“一次投资、终身受益”,这必将耽误信息化进程。
4.企业信息化要统筹规划、阶段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升级
实施信息化初期,由于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信息化的项目很多,但成功的很少。其中,大部分是因为规划失度,盲目求大求全而导致最后草草了事。因此,在规划时一定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适当取舍,循序渐进。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同时,还要分阶段,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并尽可能和企业的发展规划相融合。
四、加快邮政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1.政策倾斜,落实到位
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化进程,有必要对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的应用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从计划、教育培训、成果推广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落实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要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邮政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是继续采取资金倾斜政策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先安排信息技术建设项目投资;二是采取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对信息技术部门的工资总额,按高于企业平均工资水平拨付工资计划,主要用于对技术骨干的工资倾斜和自主开发项目人员的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补充保险等保障制度;三是采取人才引进倾斜政策,对信息技术部门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不受系统、地区和编制限制,优先解决。
2.集成优势,合力推动
要集成优势,发挥各自的调控能力,合理配置资源,为被改造企业和服务商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并在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进行广泛的合作。此外,还要充分调动各类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信息发布、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企业少走弯路,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步伐。
3.加强管理咨询,建立信息监理服务制度
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方式、作业方式及企业资源的配置能否与信息系统相互适应,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除熟悉内部流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往往企业中了解信息技术的人才较少,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数据库等信息产品的知识比较欠缺,很难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及设备,这使企业用户和开发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的规划阶段,管理咨询应及时介入,在项目实施中由监理商负责质量监督。
4.加快应用系统向生产力转化速度
虽然我们已深刻体会到,走信息化道路是推动现代邮政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在推进和实施中我们却碰到了比其他部门和行业更多的难题,如:业务种类太多,工序太复杂,生产操作还不标准和规范,手工操作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等。所以需要技术与业务(生产)部门统一思想、协同合作,脚踏实地去解决技术向业务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加快技术向应用的转化速度,解决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相对滞后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