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各级财政部门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信息技术已成功融入财政业务,在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和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信息化建设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谢旭人部长最近在湖北省考察时指出:“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管理本身的一个重要内容。财政管理提出精细化的要求,就不能单纯依靠手工处理,必须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建设,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信息化工作如何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指明了方向,客观上要求大力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基于应用支撑平台的业务标准统一、操作功能完善、网络安全可靠、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无缝衔接、协同工作以及财政数据的统一交换和集中共享,为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提供技术保障。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11月,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了“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要求做到管理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近两年来,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信息化建设正逐步由“分散”走向“统一”,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实施统一应用支撑平台,构建一体化管理大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和基于平台开发的预算指标管理系统2008年已在财政部上线运行,地方财政部门在山西、四川、河北、青岛、宁波5省市平台成功试点基础上,2009年进入推广实施阶段,年底基本完成在省级财政部门的实施。
二是加强网络建设,构建统一的网络支撑。横向上实现了与145个中央部门、8家代理银行及人民银行国库的连通,纵向上完成了至全国36个省(区、市)及35个专员办的连网。2008年,财政部机关完成了网络整合,为实现财政核心业务系统资源的充分共享、应用连贯和信息流畅建立了基础网络。
三是强化安全建设,实施统一的安全部署。制定了安全建设总体方案,对安全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同时,按照纵深防御、综合防范的策略,编制了《财政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并通过了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评审。
四是建设统一运行维护体系,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对运行维护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逐步实现对网络及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确保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五是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为财政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分别建立了预算编制、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非税收入、全国预算执行分析等基础数据库,初步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依托财政经济景气预测分析系统初步建立了财政经济统计数据库,为开展财政经济预测分析和政策研究提供了支撑。
六是制定统一的管理、业务和技术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在前几年制定的标准基础上,对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作了进一步研究和规划,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标准化体系的总体框架。总的来看,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有较大差距,面临的形势非常紧迫,任务也十分繁重。关于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回顾近年来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也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一要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规律,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做到科学发展。二要坚持服务财政改革和管理。财政信息化发展动力来源于财政改革和管理的需求,财政业务管理水平决定着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要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影响财政改革和管理的突出问题上,将信息化建设更加深入地渗透到财政各项工作之中,为财政改革和管理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三要把握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要统筹规划、总揽全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好财政信息化内在要素之间、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中央与地方、财政内与外、机器与人的关系,确保同步建设,整体推进。四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服务财政业务、提高管理水平是财政信息化的最大实践,要将信息技术以最佳的方式融入到财政业务管理实践中去,实现业务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当前,财政信息化已进入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我们将在财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为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出更大贡献。(作者: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主任 刘祝余 )